天安字典

《点绛唇》

时间: 2025-05-02 20:12:24

诗句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梅梢看。

寿阳妆面。

漏泄春何限。

冷蕊疏枝,似恨春犹浅。

收羌管。

莫惊香散。

留副□和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12:24

原文展示: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梅梢看。
寿阳妆面。漏泄春何限。
冷蕊疏枝,似恨春犹浅。
收羌管。莫惊香散。
留副和愿。

白话文翻译:

春天究竟从何处而来?请你去梅树的枝头看看。
那是寿阳的妆容,似乎春天的美好无穷无尽。
冷淡的花蕊和稀疏的枝条,仿佛在怨恨春天尚且太过稚嫩。
收起羌管,不要惊动了这散落的花香。
愿留下这美好的副歌。

注释:

  • 何处春来:意指春天从何而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
  • 寿阳妆面:寿阳,古地名,形容如美人妆容般的春天。
  • 漏泄春何限:意为春天的美好似乎没有尽头。
  • 冷蕊疏枝:指花蕊冷清,枝条稀疏,暗示春天的迟到。
  • 收羌管:羌管是乐器,指停止演奏,以免打扰花香。
  • 留副和愿:希望能留下这份美好的愿望。

典故解析:

  • 寿阳:古代美丽的地方,常被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或春天的景象。
  • 羌管:一种古代乐器,象征音乐的优雅和春日的欢快。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千秋,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以细腻的词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和情感。
  • 创作背景:在春天来临之际,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向往。开头两句,诗人以“何处春来”引发读者思考,展现了春天的神秘感。同时,诗人借梅树之姿,传达春天的温柔与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接下来的“寿阳妆面”则巧妙地将春天与美人相提并论,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对于“冷蕊疏枝”的描写,暗含了春天的迟到,使得诗歌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惋惜。最后的“收羌管,莫惊香散”更是通过对乐器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感,使得整首词如同一曲春天的赞歌,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何处春来,试烦君向梅梢看:诗人向友人请求去梅树上观察春天的到来。
    2. 寿阳妆面。漏泄春何限:春天如美人妆容般美丽,似乎美好无穷无尽。
    3. 冷蕊疏枝,似恨春犹浅:稀疏的花朵和枝条似乎在怨恨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4. 收羌管。莫惊香散:请停止演奏乐器,以免打扰花香的飘散。
    5. 留副和愿:希望能留下这美好的愿望,享受春天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人,以增强美的感受。
    • 拟人:冷蕊似乎有情感,表达了春天不如意的心情。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珍惜,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意象分析:

  • 梅梢: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生机。
  • 寿阳妆面:代表春天的美丽与生动。
  • 冷蕊疏枝:暗示春天的迟到与不完全。
  • 羌管:象征音乐的优雅与春日的欢愉。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寿阳”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春天的景象
      • C. 冷淡的花蕊
    2. 诗人为什么要“收羌管”?
      • A. 想要演奏
      • B. 不想打扰香气
      • C. 想要离开
    3.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伤感
      • B. 喜悦
      • C. 渴望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王千秋《点绛唇》李清照《如梦令》
    • 两者均以春天为主题,但王千秋注重描绘春天的迟到与美丽,李清照则更加关注内心的情感与对往昔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舟行杂咏四首 其一 大梁怀古三首 其三 大梁怀古三首 其二 赴豫途中作二首 其二 赴豫途中作二首 其一 题南雄花林院 题汪水云诗卷 日暖万年枝 塞上客夕 岫岩秋望感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太太 魂飞胆丧 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仰而赋诗 衣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贼滑 星鬓 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娇啼 丰屋之过 椎牛发冢 打退堂鼓 戈字旁的字 天生地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