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5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54:44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我独自一人走,独自坐着,独自唱歌,独自饮酒还独自入睡。
我伫立在这里,心中伤感,无奈寒冷轻轻拂过我的身影。
这种情感又有谁能看到,泪水洗去残妆,已无一半。
愁苦与病痛相伴,点亮的寒灯下,梦境已无从成形。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涉及特定的典故,但“寒灯”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朱淑真(约1081年-约1155年),字梦符,号云隐,宋代女性词人,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她的诗词多以女性视角出发,描绘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家庭离散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失去的怀念。
《减字木兰花·春怨》是朱淑真表达内心孤独与愁苦的一首精致词作。诗中通过“独行独坐”的反复强调,展现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诗人对春天的怨恨,正是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悲凉的自我认知。在“伫立伤神”中,寒冷的天气与诗人的情感交织,突显了环境对心情的影响。
“此情谁见”一句,渗透着一种无助与绝望,似乎在质问周围的人是否能理解她的心情。泪水洗去的“残妆”,不仅是对外表的描述,更是对内心哀伤的体现。愁病相伴的状态,将她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结构,传达出女性在面对孤独、失落时的深刻感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以孤独与愁苦为主题,展现出女性在面对情感困境时的脆弱与无奈。
朱淑真生活在哪个朝代?
“泪洗残妆”中的“残妆”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寒灯”象征什么?
对比朱淑真的《春怨》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体现了女性在孤独和愁苦中的感受,但朱淑真更显得深沉与悲凉,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婉约与柔情。
无论行走还是静坐,无论独自吟咏还是互相唱和,乃至卧倒床榻,我都独自一人;久久的站着凝望让我倍加伤神,更无奈这春寒招惹我的愁绪。 这份愁情有谁曾见到,让我眼泪滚滚,把自己原先的粉妆冲洗得一丝不留;愁病交加,把灯芯挑了又挑,终究难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