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1: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1:51:24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作者:朱淑真〔宋代〕
湿云不动溪桥冷。
嫩寒初透东风影。
桥下水声长。
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
花比人应瘦。
莫凭小栏干。
夜深花正寒。
潮湿的云彩静静悬在空中,溪边的桥显得冷清。
微寒的气息透过初春的东风。
桥下水流声悠长,
一枝花在月光下散发着幽香。
人们怜惜花儿似乎依旧,
可花儿比人更显得瘦弱。
不要倚靠在小栏杆上,
夜已深,花儿正愈加寒冷。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其中的“花似旧”暗示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朱淑真(约1080年-约1150年),字致远,号梦窗,宋代女诗人。她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自然景色,风格清新细腻,尤其擅长词作,常体现女性的柔情与聪慧。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作者对人生、爱情的思考与沉淀。该诗反映了诗人在某种闲适的环境中,感受到春寒料峭的孤独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缅怀。
朱淑真的《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诗的开头便以“湿云不动溪桥冷”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寒冷的氛围。这个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状态,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接着,诗句“嫩寒初透东风影”更是将春天的微寒与东风的温暖相对比,展现出春天的矛盾与复杂。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用“桥下水声长”和“一枝和月香”来描绘环境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水声的悠长与花香的幽远让整首诗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柔美。在此基础上,诗人引入了人对花的怜惜,通过“人怜花似旧”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而“花比人应瘦”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诗人以“莫凭小栏干,夜深花正寒”结束全诗。这两句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冷清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与对美好事物脆弱的无奈。整首诗在细腻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寒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反思自身的孤独,体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选择题:诗中“湿云不动”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轻松愉悦
B. 寂静冷清
C. 热情奔放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桥下水声长”,这一意象有助于表现诗人的__。
答案:孤独
判断题:诗中的“花比人应瘦”表达了对生命的坚韧。
A. 对
B. 错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