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时间: 2025-04-26 20:55:03

诗句

弯弯曲。

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

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

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

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03

原文展示: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新年的月亮如弯弯的钩子,像寒玉般闪烁。然后提到穿着凤鞋的小姑娘,眉头紧蹙。接着描写了雪柳装点着节日的妆容,像是欢闹的蝴蝶。烛火和树影在一起争相奔跑,热闹非凡。最后感叹元宵节的热闹,仍然不如初六的宁静与美好。

注释:

  1. 钩寒玉:指弯月,形状如钩,光辉似玉。
  2. 凤鞋儿:指精致的鞋子,象征着女子的美丽和身份。
  3. 翠眉儿蹙:形容女子的眉头微皱,流露出情感。
  4. 闹蛾:这里指热闹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节日的氛围。
  5. 烛龙火树:比喻火光和树影交织的美丽景象。
  6. 元宵三五:元宵节是正月十五,但这里强调初六的独特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字璇,号双溪,宋代女词人。她以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爱情、人生感怀,尤其对女性情感的细腻刻画被后人称道。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新年初六,正值元宵节前夕,诗人借月亮的意象表达对春节的细腻感受和对初六这一时刻的独特眷恋,反映了她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朱淑真的《忆秦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年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节日的深情回忆。开篇的“弯弯曲”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柔和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弯月如钩,恰如人心中的思念与期盼。诗中“凤鞋儿小,翠眉儿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娇柔与情感,仿佛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波动与快乐。

接下来的“闹蛾雪柳添妆束”则将场景转向节日的热闹,雪柳的妆点让整个节日充满生机与活力,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最后一句“元宵三五,不如初六”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初六夜晚宁静与美好的向往,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宁静。

整首诗在清新雅致中透出一种深邃的情感,既有对节日的欢庆,又夹杂着对生活的细腻思考,正是这种情感交织,使得《忆秦娥》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弯弯曲:引入景象,暗示月亮的形状,给人以柔和之感。
  • 新年新月钩寒玉:将新年与新月结合,赋予月亮以美丽的形象。
  • 凤鞋儿小,翠眉儿蹙:描绘女子的美丽,带有情感的细腻。
  • 闹蛾雪柳添妆束:描绘节日的热闹,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烛龙火树争驰逐:形象描绘灯火辉煌的场景,表现出热闹的节日气氛。
  • 元宵三五,不如初六:总结全诗,强调初六的独特与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钩,形象生动。
  • 拟人:火树与龙的烛光似乎在争先恐后,增添了动感。
  • 对仗:在音韵和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致的体察,流露出对宁静美好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珍视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思念与希望。
  • 凤鞋:象征美丽与身份。
  • 雪柳:象征节日的生机与活力。
  • 烛龙火树:象征热闹与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钩寒玉”指的是什么? a) 新年
    b) 月亮
    c) 雪柳

  2. 诗歌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a) 元宵热闹
    b) 初六更美
    c) 春节结束

  3. “凤鞋儿小,翠眉儿蹙”中“翠眉儿”指的是? a) 男子
    b) 女子
    c) 动物

答案:

  1. b) 月亮
  2. b) 初六更美
  3. b) 女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 朱淑真的《忆秦娥》与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情感,但朱淑真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朱淑真诗词选集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的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滩行(五首) 滩行(五首) 滩行(五首) 江上 过吴城山 赠孙炎 赣上 过胥江寄郑久诚参政 广陵怀旧 别刘希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字旁的字 先忧后乐 连枝并头 土洋并举 瓦影之鱼 廓宁 口不二价 止字旁的字 峻宇雕墙 欠字旁的字 拔地而起 爻字旁的字 有奶便是娘 尢字旁的字 悢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