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7:10
莺啼兰已红,见出凤城东。
粉汗宜斜日,衣香逐上风。
情来不自觉,暗驻五花骢。
黄莺在啼叫,兰花已经盛开,
我在凤城东边看到了美景。
微微的汗水在斜阳下显得恰到好处,
衣服的香气随着风飘散而来。
情意涌现时不知不觉,
暗中停留在那五花骢马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凤城”可以联想到古代传说中的凤凰,象征着吉祥、美好。而“兰”则是文人雅士所喜爱的花卉,代表着高洁的品格。这些意象构成了诗中对春天和爱情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759年-约818年),唐代诗人,字仲翔,号逸人。权德舆一生游历广泛,作品主要以描写山水、田园、咏物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正是生机盎然的季节。诗人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
《玉台体十二首 其十一》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春日游春的心情。首句“莺啼兰已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黄莺的啼叫与盛开的兰花交相辉映,生动地呈现出春天的美丽与活力。紧接着,诗人描绘自己在“凤城东”的游览情景,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粉汗宜斜日”一句则表现诗人游玩时的轻松与愉悦,轻微的汗水在斜阳的照射下显得恰到好处,传达出一种惬意的感觉。接下来“衣香逐上风”则描绘了春风中衣物散发的香气,进一步增强了春日的氛围。
最后两句“情来不自觉,暗驻五花骢”则直接表露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仿佛在不知不觉中被春天的气息吸引,停留在那匹美丽的马旁,象征着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柔情,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爱情的热爱,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基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莺啼兰已红”的意思是:
A. 黄莺已飞走
B. 黄莺在叫,兰花盛开
C. 兰花很干枯
“情来不自觉”这句表达了:
A. 情感的冷漠
B. 情感的自然流露
C. 情感的极度压抑
“五花骢”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马
C. 一种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