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赴资阳经嶓冢山(汉水所出,元和三年已授此官)》

时间: 2025-04-23 22:15:29

诗句

宁辞旧路驾朱轓,重使疲人感汉恩。

今日鸣驺到嶓峡,还胜博望至河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15:29

原文展示

赴资阳经嶓冢山(汉水所出,元和三年已授此官)
作者: 羊士谔 〔唐代〕

宁辞旧路驾朱轓,
重使疲人感汉恩。
今日鸣驺到嶓峡,
还胜博望至河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宁愿辞去旧路,乘坐华丽的马车,
这使得疲惫的人感受到汉朝的恩惠。
今天我骑着马车来到嶓峡,
比起博望山的到达,更令人欢喜。

注释

  • 宁辞:宁愿放弃。
  • 旧路:指的是以前走过的路。
  • 朱轓:红色的马车,象征华美。
  • 重使:再次使得。
  • 疲人:疲惫的人。
  • 汉恩:汉朝的恩典,指汉代的盛世。
  • 鸣驺:马车的鸣声。
  • 嶓峡:指嶓冢山的峡谷。
  • 博望:博望山,古代的名山,传说中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色。
  • 河源:汉水的源头,象征长久的流淌与悠久的历史。

典故解析

  • 嶓冢山:位于陕西省,是汉水的发源地,历史上曾是重要的交通路线。
  • 汉恩:指的汉朝的繁荣和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历史上汉朝的盛世相联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羊士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和三年,诗人因官职前往资阳,途中经过嶓冢山,表达了对汉朝恩惠的感慨,同时也显示了他对旅途的愉悦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汉朝盛世的感激之情。首句“宁辞旧路驾朱轓”开头便以一种果断的态度,表现出他对新旅程的期待。朱轓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华丽的出行方式,更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希冀。第二句“重使疲人感汉恩”则将个人的感受与历史的厚重感相结合,展现出汉朝时代的辉煌与人们的幸福生活。

接下来的“今日鸣驺到嶓峡”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情景,鸣驺声声,马车穿行在美丽的自然中,创造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一句“还胜博望至河源”则将嶓峡的美丽与博望山的壮观相比较,强调了嶓峡的独特魅力,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对自然的赞美。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古代盛世的感怀,又展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宁辞旧路驾朱轓:宁愿放弃走过的老路,乘坐华丽的马车。
  2. 重使疲人感汉恩:这使得疲惫的人感受到汉朝的恩惠。
  3. 今日鸣驺到嶓峡:今天我骑着马车来到嶓峡。
  4. 还胜博望至河源:比起博望山的到达,更令人欢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与汉恩相联系,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如“旧路”与“汉恩”,“鸣驺”与“博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美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汉朝盛世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轓:象征荣耀与富贵。
  • 汉恩:历史的厚重感与人们的幸福。
  • 鸣驺:生动的旅途场景,充满生气。
  • 嶓峡:自然的美丽与旅途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宁愿放弃什么?

    • A. 新路
    • B. 旧路
    • C. 马车
  2. 诗中提到的“汉恩”指的是什么?

    • A. 汉朝的恩惠
    • B. 汉水的源头
    • C. 汉朝的历史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博望”是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座城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通过对比表现出壮丽的意象,反映出诗人对壮丽河山的热爱。
  • 《夜泊牛渚怀古》:借景抒情,表达对历史的感怀,与《赴资阳经嶓冢山》在情感基调上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解读与欣赏》

相关查询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道中 书怀 商山夜闻泉 答匡山僧赠榔栗杖 古冢 林下书怀寄建州李频员外 送僧入庐山 乱后入洪州西山 贻住山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判的成语 省寺 镂冰雕朽 嫉恶如仇 包含处的成语 丿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方正不阿 呵止 贝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贯开头的成语 忠贞不贰 赤字旁的字 五尺竖子 古经 羝羊絓棘 仁义君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