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游赤石进帆海》

时间: 2025-05-18 09:31:14

诗句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9:31:14

原文展示

游赤石进帆海
——谢灵运 〔南北朝〕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
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矜名道不足,适己物可忽。
请附任公言,终然谢天伐。

白话文翻译

初夏的天气依然清和,芳草也还没有枯萎。
水中栖息着,晨昏交替,阴云霞光时隐时现。
环顾四周已感到倦怠,何况是登高发达之地。
河流在后安然流淌,天边的吴地静谧不动。
扬帆出海寻求美石,挂起席子捡拾海上的月亮。
海水涨落无尽头,空舟似乎在超越一切。
仲连轻易地与齐国交好,子牟却眷恋魏阙之地。
对于名声的追求不足挂齿,适合自己的物品才是最重要。
请让我附上任公的言论,终究还是感谢天意的安排。

注释

  • 首夏:指初夏的季节。
  • 水宿:在水边栖息。
  • 阴霞:阴云和霞光。
  • 倦瀛壖:指疲倦于长途旅行后的景象。
  • 川后:指河流之后的安宁。
  • 天吴:指天边的吴地,古地名。
  • 扬帆:指乘舟出海,扬起帆船。
  • 采石华:指寻找美石。
  • 仲连:指仲连,历史人物。
  • 子牟:指子牟,历史人物。
  • 魏阙:指魏国的宫阙,象征权力和地位。
  • 矜名道不足:对追求名声的讽刺。
  • 适己物可忽:适合自己的事物才是最重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灵运(385年-433年),字景仁,号逸少,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山水诗著称,开创了山水诗的先河,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以及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

《游赤石进帆海》是谢灵运在游历赤石和帆海时创作的诗作,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人生哲思。诗中融入了他对名利的淡薄和对自然的亲近,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一种内心追求与安宁。

诗歌鉴赏

《游赤石进帆海》是一首抒情山水诗,展现了谢灵运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及其独特的人生观。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初夏的清和,芳草依旧生机勃勃,给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感觉。这种轻松的气氛与后文的哲理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诗中,谢灵运通过描绘水边的生活,及对阴云和霞光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感受。同时,诗中引入了仲连和子牟两个历史人物,借用他们的典故,表达了对名利的淡薄态度,强调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到见解。诗末的“终然谢天伐”更是将个人命运与天命相结合,突出了一种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首夏犹清和:初夏的气候依然清新和谐,给人一种舒适感。
  2. 芳草亦未歇:草地上的花草仍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3. 水宿淹晨暮:在水边的生活中,晨昏交替,展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
  4. 阴霞屡兴没:阴云和霞光时而出现,时而消失,映射出自然的变幻。
  5. 周览倦瀛壖:环顾四周,感到疲倦,显示出旅途的劳累。
  6. 况乃陵穷发:登高的地方,周围的景致显得更加辽阔。
  7. 川后时安流:河流在后安然流淌,象征着生活的安宁。
  8. 天吴静不发:天边的吴地静谧万分,似乎时间在此凝固。
  9. 扬帆采石华:乘舟出海寻找美石,表达对自然美的追求。
  10. 挂席拾海月:在海上捡拾月光,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11. 溟涨无端倪:海水的涨落似乎没有尽头,暗示着生活的无常。
  12. 虚舟有超越:空舟在水中似乎超越了一切,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13. 仲连轻齐组:仲连轻松地与齐国交好,反映对名声的淡薄。
  14. 子牟眷魏阙:子牟对魏阙的眷恋,暗示对权力的渴望。
  15. 矜名道不足:对于名声的追求并不足以令人自豪,反映了作者的价值观。
  16. 适己物可忽: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强调个体的选择。
  17. 请附任公言:希望附上任公的言论,表明自己的态度。
  18. 终然谢天伐:最后感谢天意的安排,体现一种顺应自然的哲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虚舟有超越”,将船比作超越一切的象征,寓意深刻。
  • 对仗:如“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阴霞屡兴没”,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性化的特征,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谢灵运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对名利的淡薄和对生活的自我选择。诗中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以及顺应天命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初夏: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芳草: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 河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安宁。
  • 海月:象征着梦幻与追求。
  • 仲连与子牟:代表对名声与权力的不同追求。

文化内涵

诗中的自然意象与历史典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深切体验,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对山水诗的追求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首夏犹清和”中的“首夏”指的是哪一个季节?

    • A. 初秋
    • B. 初春
    • C. 初夏
    • D. 冬季
  2. 诗中“溟涨无端倪”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迷茫
    • B. 对自然的敬畏
    • C. 对生活的无常
    • D. 对名声的渴望
  3. “矜名道不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低调处世
    • C. 努力奋斗
    • D. 享乐主义

答案

  1. C. 初夏
  2. C. 对生活的无常
  3. B. 低调处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王维《山居秋暝》
    • 两者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思考,但谢的作品更多融入了对名利的思考,而王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作者:王晓明
  2. 《谢灵运集》——作者:谢灵运
  3. 《山水诗的起源与发展》——作者:李华

译文

初夏仍然清爽暖和,小草也没有停止生长,仍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水上的舟船将晨暮连成一体分不清早晚,阴云和彩霞多次变换,时而阴云密布,时而彩霞满天。 遍观海边岸上的景物已觉得厌倦,何况是漂游游览。 波神使河流安静的流淌,水伯也不掀起波涛。 张帆行舟去采石华,扬帆起航去捡海月。 大海无边无际,没有载物的空船超然漂行。 鲁仲连轻视齐国的封赏,公子牟留恋王室的高官厚禄。 崇尚功是有愧于道的,适己所安,物欲是可以摆脱的。 将听从任公之言,弃功名利禄以全吾生。

注释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鹊桥仙 鹊桥仙(寿宗女) 鹊桥仙 早梅 鹊桥仙 庚戌七夕月黑星孤,飓风又将至矣 鹊桥仙 题红绿梅 鹊桥仙 其六 鹊桥仙三首 其二 鹊桥仙(红梅已谢) 鹊桥仙 咏竹逸斋头紫牡丹 鹊桥仙(甲子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烽火四起 辛字旁的字 行藏用舍 麻姑掷米 蜗角之争 气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入声 猥碎 裂开头的成语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暗室亏心 蹑险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包含赌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