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4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40:02
《江梅引》
——姚燧
西湖不近上林隈。
问江梅。定谁栽。
莫是冥鸿,衔子远飞来。
紫陌游人多不识,但惊看,
青天霁,一树开。
独有使君怜寂寞,为持杯。
能几回。
玉纤横管东风外,落日楼台。
不恨明朝,飞雪满苍苔。
恨杀南溪调鼎手,恐迟暮,
到而今,霜鬓催。
在西湖的边上,并不靠近上林苑。我问江梅:究竟是谁栽种的呢?难道是那冥冥的鸿雁,从远处衔着种子飞来?在紫陌的游人中,许多人都不识得它,只是惊讶地看着,青天一片明亮,树上开满了花。唯独使君对它的寂寞表示怜惜,因他举杯相伴。又能有几次呢?玉纤横管在东风之外,落日映照着楼台。我不怨恨明天,飞雪覆盖着苍苔。只恨南溪的调鼎者,恐怕已经迟暮,到了现在,白发催生。
《江梅引》通过对江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西湖的地理位置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显孤寂的氛围。诗人以“问江梅”开篇,展示了他对梅花的好奇与向往。梅花在冬季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和不屈的精神,这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紫陌游人多不识,但惊看”一句,反映出世人对梅花的漠视与无知,诗人对此感到无奈与惋惜。通过“独有使君怜寂寞”,诗人借助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对友情的珍视。
后半部分则通过“玉纤横管东风外”与“不恨明朝,飞雪满苍苔”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诗人虽然不怨恨未来的寒冷,却对逝去的岁月充满了感慨。最后以“霜鬓催”收尾,表达出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深沉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江梅”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孤独
C. 热情
D. 友谊
诗人对梅花的态度是什么?
A. 漠不关心
B. 深感惋惜
C. 感到厌烦
D. 赞美
诗人使用的比喻是:
A. “玉纤横管”
B. “冥鸿”
C. “霜鬓催”
D. “飞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