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0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1:48
烛影摇红
新齐肃政李元让座闲,任氏妇?
赋二首录呈太初宣相时中天宝三郎,爱环睡起红妆懒。
背渠素手洗朱铅,吹裂宁王管。
羯鼓嵬坡尘散。记红冰淫淫泪断。
际天长,怅蜀栈青螺,锦江难浣。
千古惊魂,泛兰转蕙光风暖。
嫣然一笑尚倾城,桃李空繁满。
银烛春宵苦短。愿青轩流光缓缓。
借诸任袖,回施新斋,捧。
这首诗的意境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春夜的闲适情景,她懒洋洋地醒来,红妆未施。她的手轻轻地洗净朱铅,悠然自得地吹响宁王的管乐。羯鼓声中,尘埃飞散,似乎回忆起曾经的红泪纷纷。她感叹蜀中的栈道与锦江的水流无情,千古的惊魂在兰草与蕙花间轻轻荡漾。女子嫣然一笑,倾倒众生,桃李满园却显得空旷。银烛燃烧的春宵短暂,愿时间能够慢些流逝,借着任氏的袖子,回馈于新斋,捧起这份美好。
作者介绍:姚燧,元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风景与人情,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女子的闲适生活,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淡淡忧伤。
《烛影摇红》是一首描绘春夜闲适情景的诗,诗中通过对女子生活细节的刻画,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开头提到的“新齐肃政”与“任氏妇”,不仅为整首诗设定了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权力与美丽的对比。女子的懒散与朱铅的洗净,暗示着她的闲适与对生活的享受。
诗中多次提到的自然意象,如“蜀栈”、“锦江”、“兰转蕙光”等,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又含蓄的美感。尤其是“千古惊魂,泛兰转蕙光风暖”,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与人情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与女子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结尾的“愿青轩流光缓缓”,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愿意在美好中停留。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短暂时光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珍惜,充分展示了元代诗词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短暂时光的感悟,流露出对生活的珍惜与对历史的思考。
选择题:
诗中的“银烛”象征了什么?
诗中的“羯鼓”代表了什么?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蜀栈”意指__。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时间的__。
判断题:
答案:
选择题:1.B,2.A
填空题:1. 四川的栈道,2. 珍惜
判断题:1. 对,2. 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