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0: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54:39
作者:刘辰翁 〔宋代〕
百千孙子子,八十老翁翁。
人间天下清福,阅世苦难同。
谁叹东门猎倦,谁笑南阳舞罢,
万事五更钟。
但愿人长久,聊复进杯中。
故侯瓜,丞相柏,大夫松。
诸公健者安在,春梦转头空。
可笑先生无病,病在枕流漱石,
福至自然通。
聋者固多笑,一笑更治聋。
这首诗描绘了人间的世俗生活和人生的苦乐交织。无论是年幼的孙子还是年迈的老人,大家都在同一个世界中经历着清福与苦难。有人在东门打猎感到疲倦,有人在南阳舞蹈结束后欢笑,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就如同五更的钟声,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希望人们能够长久地相聚,举杯共饮。提到故侯的瓜、丞相的柏树和大夫的松树,问那些健康的朋友们在哪里,转眼间春梦已成空。可笑的是,那位先生并没有什么病,反而是在枕水边漱石,福气自会降临。聋者固然很多,但只要一笑,便能治愈更多的聋者。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带有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刘辰翁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时代背景是宋代社会相对富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也存在着许多社会问题和人们的烦恼。
刘辰翁的《水调歌头》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百千孙子子,八十老翁翁”开篇,展现了生命的延续与时间的流逝。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人类生命的脆弱,也显现出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生活的苦乐都是共通的。接着,诗人通过描绘“东门猎倦”和“南阳舞罢”的画面,表现了生活中的琐碎与疲惫,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何时何地,生活都在继续。
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幸福的向往与对生活的调侃,“可笑先生无病”一语中的幽默感让读者意识到,有些烦恼其实是自寻烦恼,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平和。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写,反映出一种对生命、对时间、对幸福的思考,表现了人生在世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人生的苦与乐是相互交织的,真正的幸福在于心态,而非外在的条件。
诗词测试:
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东门猎倦”象征什么?
“但愿人长久”表达了什么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