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遂宁何道士自潭湘归蜀》

时间: 2025-08-14 03:43:10

诗句

尘埃波浪几东西,归去丹瓢挂杖藜。

戊己炉中真造化,功成分我一刀圭。

书剑飘然席未温,火云扑地暑烟昏。

山黄水浊湖南路,竹月荷风忆范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4 03:43:10

原文展示:

送遂宁何道士自潭湘归蜀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尘埃波浪几东西,归去丹瓢挂杖藜。
戊己炉中真造化,功成分我一刀圭。
书剑飘然席未温,火云扑地暑烟昏。
山黄水浊湖南路,竹月荷风忆范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道士何某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诗的开头提到尘世的纷扰与波澜,接着道士准备离去,手中挂着道具,象征着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炉中炼丹的过程代表了道士的修行与追求,诗人感叹修炼的艰辛与成果的微薄。接着,诗人回忆起与道士共度的时光,席尚未散热,书剑飘然,象征着高洁的志向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则描绘了湘南的山水与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不舍。

注释:

  • 尘埃:指世俗的纷扰。
  • 丹瓢:道士用来盛丹药的器具。
  • 杖藜:用茅草制成的拐杖,象征道士的身份。
  • 戊己:指五行中的土,表示道士的炼丹过程。
  • 刀圭:古代文人用来书写的笔,象征才华与学识。
  • 火云:指炎热的天气,象征诗人的烦闷。
  • 竹月荷风:描绘自然景色,表现怀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石湖,南宋诗人、书法家,生于吴兴,晚年定居于金陵。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咏史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送别道士何某之际,表达了对道士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隐士文化盛行,诗人借道士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送遂宁何道士自潭湘归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透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首句“尘埃波浪几东西”以大气的视角开篇,表现出世事如波浪般的起伏不定,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与相聚都是短暂而迅速的。而接下来的“归去丹瓢挂杖藜”,则将目光转向道士何某,表现出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戊己炉中真造化,功成分我一刀圭”,此句更是精炼地表达了道士修行的艰辛与成果的微薄,强调了修道之人对自身价值的追求与坚持。整首诗在描绘身边环境的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友人的祝福。

最后几句“山黄水浊湖南路,竹月荷风忆范村”则是诗人对故乡的追忆,生动地展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在这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中,诗人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南宋文人深邃的思想情感与高洁的道德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尘埃波浪几东西:描绘了世俗生活的纷扰与不安,暗含人生如波浪般起伏不定。
  2. 归去丹瓢挂杖藜:道士准备归隐,象征着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3. 戊己炉中真造化:反映道士在炉中炼丹,探求真理与自然的关系。
  4. 功成分我一刀圭:表达了对修行成果的渺小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5. 书剑飘然席未温:回忆与道士的友谊,象征着理想与志向的飘逸。
  6. 火云扑地暑烟昏:描绘炎热的夏天,表现出诗人的烦闷与不安。
  7. 山黄水浊湖南路:展现湘南的自然景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8. 竹月荷风忆范村:在自然景色中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波浪,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无常。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道士的丹瓢与杖藜象征追求精神与理想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送别道士的情景,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情,蕴含着哲理与情感的结合,彰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埃:象征世俗的纷扰与烦恼。
  • 丹瓢:象征追求真理与理想的工具。
  • 杖藜:象征道士的高洁与超然。
  • 山水:自然意象,代表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埃”指代什么?

    • A. 自然现象
    • B. 世俗的纷扰
    • C. 道教文化
  2. “丹瓢”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理想生活
    • C. 追求真理
  3. 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 A. 思念
    • B. 忘却
    • C. 仇恨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李白的《送友人》则更多地体现出对友人的豪情与壮志,二者在主题上都有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各异。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代百舌答 次陈仲文八月十二八韵 春花秋色 除夜 满江红 水龙吟 乌夜啼 菊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成历练 穴宝盖的字 玉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曛旭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包含长的词语有哪些 铁壁铜墙 水游 笳繁 腐索奔马 清心寡欲 天涯海角 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襟江带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