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7:56
昔把钓竿垂,今拈拂子挥。
矶边沤鸟问,师出几时归。
曾经我在这里垂钓,现在却在这里挥动拂子(打坐的工具)。
在矶边,水鸟问我,师父您何时再回归?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元景,号诗隐,晚号云溪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见长,常常融入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克庄住在宁国光孝寺时,表达他对过往悠闲钓鱼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修行生活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四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昔把钓竿垂,今拈拂子挥"的对比,鲜明地表现出作者从悠闲的钓鱼生活转变为佛教修行的心境。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是外在环境的转变,也是内心追求的改变。接下来的“矶边沤鸟问,师出几时归”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对话,水鸟在询问,仿佛在牵挂着诗人的归期。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诗中展现出的自然意象与内心的哲思交融,使整首诗不仅有着悠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观。通过对比与对话,诗人将过去与现在的生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认同,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流转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昔把钓竿垂”表达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
b) 悠闲
c) 焦虑
“今拈拂子挥”中的“拂子”象征什么?
a) 鱼钩
b) 佛教修行的工具
c) 钓鱼用具
水鸟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a) 增加幽默感
b) 作为自然的陪伴者
c) 充当主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