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3:31
还笏归为负耒农,清谈常许奉从容。
刍荛孰肯来询汝,薤水吾无可语公。
怀惠俱垂岘碑泪,旌廉合有寝丘封。
莆人谩课招魂些,应伴迂斋返甬东。
我将手中的权杖归还,甘愿做一个耕作的农民;
清闲的谈话常常得到宽容的对待。
谁会来询问你我这些简单的事呢?
我对你的情谊,心中无话可说。
怀念惠公的恩德,泪水流淌于岘山之碑;
为廉政而立的标志,理应有被封于丘陵之地。
莆田人胡乱教唆招魂的事,
应该伴随我回到偏僻的书斋,回到东边的甬道。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真,号听雨,晚号白石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以豪放、清新见称,常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挽汪守宗博二首》是刘克庄为悼念好友汪守宗博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权力的反思。诗中通过对耕作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权力纷争的厌倦,以及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还笏”自喻,表现了对权力的放弃,这种反叛与自省的情感深深打动着读者。接下来的两句则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薤水吾无可语公”,表达了在失去挚友后感到的无奈与孤独。后面的两句则是对历史和伦理的反思,怀念惠公的恩德,感叹于社会的变迁以及廉政的缺失,诗人借助“旌廉”与“寝丘封”的对比,深化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认识。最后两句则将情感引向自我,表现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世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追悼,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清白正直的渴望以及对权力游戏的厌倦。
诗中提到的“笏”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哪位历史人物表达了怀念?
“清谈常许奉从容”中“清谈”指的是什么?
刘克庄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相似之处,都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力的厌倦。刘克庄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怀念与社会批判,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宁静与自然和谐。两者都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