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季申枢密万象亭》

时间: 2025-04-26 17:53:28

诗句

丈人手笔与仙通,点化虚无若转蓬。

妙寄千言千嶂外,全收万象一檐中。

深堂细篆观澄水,落日危栏数去鸿。

更压小槽囊古锦,共临高处待春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3:28

原文展示:

丈人手笔与仙通,点化虚无若转蓬。
妙寄千言千嶂外,全收万象一檐中。
深堂细篆观澄水,落日危栏数去鸿。
更压小槽囊古锦,共临高处待春风。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丈人(即长者或尊者)的笔迹与仙人的通灵相交融,犹如在虚无中点化,像是旋转的蓬草。妙思寄托在千言万语之外,但又能将万象都包罗在一檐之下。深邃的堂中,细致的篆书在澄清的水面上观赏,落日时分,危栏旁数着远去的鸿雁。此外,还将小槽中压着的古锦铺展开来,共同在高处静待春风的到来。

注释:

  • 丈人:指长者或有德之人,表示尊敬。
  • 仙通:指与仙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 点化:指启发、开导。
  • 虚无:空洞的状态,这里指无形的道理。
  • 转蓬:比喻事物变化无常,如同随风而转的蓬草。
  • 妙寄:精妙的寄托。
  • 千嶂:千山万岭,比喻众多的事物。
  • 万象:万千事物的总体。
  • 深堂:深邃的大厅。
  • 细篆:精美的篆书。
  • 澄水:清澈的水。
  • 危栏:高高的栏杆。
  • 去鸿:远去的鸿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古锦:古老的锦缎,象征着文化和历史。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丈人”一词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代智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强调了作者的敬仰之情。“春风”则常用来象征希望与生机,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于宋代,字公之,号瑶池,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作品常蕴含哲理和深刻的思考。李弥逊在宋代文人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弥逊与友人季申相聚之际,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诗中表现出对智慧与自然的思索,展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次韵季申枢密万象亭》是一首描绘哲理与自然的诗作。全诗透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淡然的心境与对生命的理解。开篇以“丈人手笔与仙通”引入,展示了诗人对智慧与艺术的尊敬,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中间的“妙寄千言千嶂外”则表达了诗人对言语的思考,似乎在说,虽然语言可以表达很多,但真正的意境却是无法用言语完全涵盖的。

“深堂细篆观澄水,落日危栏数去鸿”一句,转而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诗人站在高处,欣赏着清澈的水面与落日的余晖,数着远去的鸿雁,仿佛在思索人生的无常与流逝。最后一句“更压小槽囊古锦,共临高处待春风”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古锦象征着文化的厚重,而春风则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深邃,展现了李弥逊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独特理解,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丈人手笔与仙通:诗人对“丈人”之笔的赞美,隐喻智慧与灵感的结合。
  2. 点化虚无若转蓬:比喻通过智慧的启发,能够在虚无中找到方向。
  3. 妙寄千言千嶂外:表达诗人对诗歌的思考,尽管有许多表达,但真正的意境超越了语言。
  4. 全收万象一檐中: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包容。
  5. 深堂细篆观澄水:描绘静谧的环境,强调内心的宁静。
  6. 落日危栏数去鸿:感慨时间的流逝,鸿雁寓意着远行与别离。
  7. 更压小槽囊古锦:古锦象征文化积淀,隐喻诗人对传统的珍视。
  8. 共临高处待春风:期待未来的美好,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点化虚无若转蓬”形象地表现智慧对人生的启迪。
  • 拟人:将“春风”赋予生命,象征希望的到来。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智慧与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展现了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丈人:智慧与人生经验的象征。
  2. 虚无:象征哲学思考的深邃。
  3. 转蓬:象征变化无常的生活。
  4. 千嶂:众多的事物,象征复杂的生活。
  5. 万象:自然与人生的总和。
  6. 澄水:象征内心的宁静。
  7. 去鸿: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8. 古锦:文化的积累与历史的沉淀。
  9. 春风:希望与新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丈人”在诗中指代的是: A. 年轻人
    B. 智者与长者
    C. 普通人

  2. 【填空题】“落日危栏数去鸿”中的“去鸿”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春风”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时间的流逝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李白《月下独酌》与李弥逊的《次韵季申枢密万象亭》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前者通过饮酒与月光的结合,展现了孤独与自由的情感;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色描绘,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期待。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古典诗词解析》
  3. 《李弥逊研究》
  4.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嘉定丁卯余守槜李召远群人见饯於三塔湾偶至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章申公屏居帖赞 谒遗爱王祠二首 其二 朱文靖报称帖赞 张文忠草韩退之桃源诗帖赞 雨中观庐山 其二 宫词一百首 宫词一百首 其八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長字旁的字 因势利导 鱼字旁的字 廉可寄财 疗效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風字旁的字 见风使帆 罚结尾的成语 退言 歺字旁的字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上首功 从头彻尾 父字头的字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扶危持颠 简典 景界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