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0:0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0:01:14
原文展示:
题严先生祠堂 蔡襄 〔宋代〕 遵此巢由志,谁希公相权。 人瞻祠树古,天作钓坛圆。 高节千秋外,遗踪一水边。 孤风敦薄俗,岂是爱林泉。
白话文翻译:
遵循巢父和许由的志向,谁还渴望公卿宰相的权力? 人们仰望祠堂的古树,天空仿佛为钓鱼台塑造了一个圆形的祭坛。 高尚的节操超越千年,遗迹留在一水之旁。 独特的风范能敦厚浅薄的习俗,难道只是因为喜爱山林泉水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书法尤以行书著称。此诗是蔡襄为纪念严子陵而作,严子陵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以高洁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纪念严子陵而作,严子陵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以高洁著称。蔡襄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严子陵高洁品质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高洁品质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淡漠。诗中“遵此巢由志,谁希公相权”一句,直接表达了对巢父和许由高洁志向的追随,以及对公卿宰相权力的不屑。“人瞻祠树古,天作钓坛圆”则通过具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古朴、高远的意境。“高节千秋外,遗踪一水边”进一步强调了严子陵高尚的节操和遗迹的永恒。最后两句“孤风敦薄俗,岂是爱林泉”则表明,严子陵的风范不仅是对山林泉水的喜爱,更是对浅薄习俗的敦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严子陵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力的淡漠。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巢父和许由是古代传说中的什么人物? A. 隐士 B. 皇帝 C. 将军 D. 文人
诗中“谁希公相权”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淡漠? A. 财富 B. 权力 C. 名声 D. 学问
诗中“天作钓坛圆”中的“钓坛”象征着什么? A. 隐逸生活 B. 权力斗争 C. 商业活动 D. 学术研究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