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14:14
鬓毛已自秋来变,髀肉仍于马上消。
满眼青山不归去,强颜微禄亦何聊。
我的鬓发已经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变白,大腿上的肉也在骑马中消瘦。
眼前尽是青山,却不能归隐,勉强维持微薄的俸禄,又有什么意义呢?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反映了北宋中后期的社会风貌。
这首诗反映了张耒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张耒在官场上并不如意,多次被贬,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次被贬或对官场失望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归隐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鬓毛的变白和髀肉的消瘦,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上的辛劳和衰老。青山象征着自然和归隐,与作者当前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强颜微禄亦何聊”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作者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的“鬓毛”和“髀肉”分别象征什么? A. 衰老和辛劳 B. 青春和健康 C. 美丽和强壮 D. 智慧和力量
诗中的“青山”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活 B. 归隐生活 C. 城市生活 D. 战争生活
诗的最后一句“强颜微禄亦何聊”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生活的满足 B.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C. 对现实的不满 D.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1. A 2. B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