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37
弃家忽若遗,四海吴元常。
轩冕安足轻,妻孥等毫芒。
古来惟仁者,有勇故莫当。
枨也自多欲,此心焉得刚。
相君抱壮烈,慷慨志亦偿。
徒悲萧长倩,屡折终堂堂。
子居真俗间,袖手每在傍。
十载复相见,挂帆上潇湘。
我居卞峰颠,万仞凌穹苍。
何时一茅屋,共结两道场。
弃家就像被遗弃一样,四海为家的吴元常。
高官显贵的地位又怎么值得轻视,妻儿家人就如同微不足道的尘埃。
自古以来唯有仁者才能持久,有勇气的却难以获得真正的掌控。
人心总是欲望多多,这样的心怎么能坚强?
相君胸怀壮烈,慷慨的志向也能得到实现。
只可惜我为萧长倩感到悲伤,他屡次遭遇折磨却依然堂堂正正。
你生活在世俗之中,袖手旁观总是在身边。
十年后再相见,扬帆驶向潇湘。
我居住在卞峰的顶端,万仞高峰直插苍穹。
什么时候能与君共住一间茅屋,共同建立道场?
叶梦得,字元度,号退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情,作品涵盖了诗、文、词等多个领域。叶梦得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世俗的超脱。
这首诗是在叶梦得与朋友吴元常相别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中提到的诸多意象,如高峰、茅屋,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与理想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俗的超脱。开篇以“弃家”引入,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紧接着提到吴元常,显示出诗人对其的景仰。诗中反复提到的“仁者”和“勇者”,强调了人品与志向的重要性。诗人在表达对朋友壮志的认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批判,反映了他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十载复相见”,表现出对友谊的期盼;而“万仞凌穹苍”则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结尾的“何时一茅屋,共结两道场”更是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表达了对友人共谋理想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诗展现了浓厚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诗人希望在理想中与友人共度时光,体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吴元常”指的是谁?
诗人希望与朋友共住的地方是什么?
诗中提到“十载复相见”,指的是多少年后再见?
《夜泊牛渚怀古》与《送光上人还湖南》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前者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后者则通过对友谊与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首诗在情感上有相通之处,但侧重点各异,前者更偏向历史追溯,后者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