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0:0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0:08:46
乌夜啼
作者: 程垓 〔宋代〕
杨柳拖烟漠漠,梨花浸月溶溶。
吹香院落春还尽,憔悴立东风。
只道芳时易见,谁知密约难通。
芳园绕遍无人问,独自拾残红。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孤独感。诗中写道,杨柳在烟雾中轻轻摇曳,梨花在月光中显得朦胧。芬芳的气息在院落中弥漫,但春天的美好时光已渐渐流逝,诗人站在东风中,感到憔悴。原以为春天的美好容易相遇,却不知道约定的情感难以传达。芳香的园子里无人关心,只有我独自捡拾那残留的花瓣。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清丽见长,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复杂态度。
《乌夜啼》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开篇的“杨柳拖烟漠漠,梨花浸月溶溶”以生动的视觉和听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春天氛围。杨柳与梨花不仅美丽,更是春天温柔的象征。
接下来的“吹香院落春还尽,憔悴立东风”,则转向诗人的个人感受。春天的香气已经渐渐消逝,诗人在东风中感到憔悴,暗示着他内心的失落与孤独感。诗中的情感由此从外在的自然景象转向了内心的感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只道芳时易见,谁知密约难通”,诗人原以为春天的美好容易相遇,但内心的密约却难以沟通,显示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与孤独。最后的“芳园绕遍无人问,独自拾残红”则将这种孤独感推向了高潮,诗人站在无人问津的花园中,孤独地捡拾花瓣,象征着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与失落。
整首诗在清丽的语言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对春天与情感的复杂感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情感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传达了对爱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杨柳拖烟漠漠”意指什么?
A. 柳树的柔美
B. 春天的气息
C. 诗人的孤独
D. 花朵的芬芳
“只道芳时易见,谁知密约难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与幸福
B. 失落与无奈
C. 兴奋与期待
D. 忧伤与愤怒
“独自拾残红”中的“残红”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过去的美好
C. 未来的希望
D. 生命的轮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乌夜啼》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