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4:29
壶中天
(赋秀野园清晖堂·别本作为陆义斋赋清晖山堂)
作者:张炎 〔宋代〕
穿幽透密,傍园林宴乐,清时钟鼓。
帘隔波纹分昼影,融得一壶春聚。
篆径通花,花多迷径,难省来时路。
缓寻深静,野云松下无数。
空翠暗湿荷衣,夷犹舒啸,日涉成佳趣。
香雪因风晴更落,知是山中何树。
响石横琴,悬崖拥槛,待月慵归去。
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
在幽静的环境中,穿越浓密的树林,旁边是园林中的乐宴,清晨的钟鼓声回响。帘幕隔开,波光粼粼,将白昼的影子分开,仿佛融汇了一壶春天的美好。细细的石径通向花丛,花儿繁多,迷失了前来的道路。缓缓地寻觅着宁静,野外的云朵在松树下浮动。空中的翠色将湿润的荷衣映衬得更显清新,微风中传来悠扬的啸声,阳光照耀下,成了一种绝妙的乐趣。香雪在风中晴朗地飘落,不知是哪棵山中的树木。岩石间传来琴声,悬崖上依偎着栏杆,等待明月懒散地归来。忽然,我的诗思涌现,水田中飞下白鹭。
作者介绍:张炎,字仲明,号玉溪,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寄托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张炎的隐居生活,他常常在清晖堂中感受山水之美,表达对自然的融入与享受。
《壶中天》是张炎一首典雅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幽静、清新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深厚情感。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调,描绘了园林、花木、波光和悠扬的琴声,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清晨的宁静,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情。
诗的开头以“穿幽透密”引入,快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空间,接着通过“傍园林宴乐”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随后,诗人通过“帘隔波纹分昼影”展现了环境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的美感。随着诗句的深入,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结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灵感的瞬间,白鹭的飞翔更是点睛之笔,突出自然的灵动与诗人的思绪交融。张炎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心灵体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壶中天》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香雪因风晴更落”指的是?
“忽来诗思,水田飞下白鹭”中的“白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粗略解读:张炎的诗在轻松愉快中融入了对生活的热爱,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