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浣溪沙》

时间: 2025-07-12 12:44:27

诗句

艾蒳香消火未残。

便能晴去不多寒。

冶游天气却身闲。

带雨移花浑懒看,应时插柳日须攀。

最堪惆怅是东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2:44:27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张炎 〔宋代〕
艾蒳香消火未残。
便能晴去不多寒。
冶游天气却身闲。
带雨移花浑懒看,
应时插柳日须攀。
最堪惆怅是东栏。

白话文翻译:

艾蒳的香气尚未完全消散,
就能见到晴空,天气不再寒冷。
在这样的游玩天气中,我却感到悠闲自得。
带着雨水的花朵我懒得去认真欣赏,
应景的柳树,今天一定要去攀折。
让我最感惆怅的,还是那东边的栏杆。

注释:

  • 艾蒳:一种香草,古人常用其香气驱虫。
  • 消火未残:香气尚未完全消散,指的是香味依旧在空气中。
  • 冶游:指游玩游乐的心情,形容轻松自在的状态。
  • 带雨移花:形容花朵上带着雨水,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
  • 应时插柳:在合适的时机插柳,柳树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东栏:指东边的栏杆,代表诗人内心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字叔夜,号蓼洲,晚号“蓼洲隐者”,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其作品多描写风景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浣溪沙》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与人内心感受的词作,张炎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气息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开篇提到艾蒳的香气,给整个词作营造了一个温暖而生动的氛围。艾蒳的香气虽未消散,暗示着春天的气息依旧弥漫,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感觉。

接着,诗人以“冶游天气却身闲”写出了春日的闲适与自得,这种悠闲的心态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尤为珍贵。带雨的花朵虽美,却因懒惰而显得不屑一顾,传达出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

最后,“最堪惆怅是东栏”一句,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惆怅,东边的栏杆似乎成为了他思绪的归宿,引人遐思。整首词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内心的沉思,是一幅春日悠闲的生活画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艾蒳香消火未残:艾蒳的香气依然在,暗示春天的气息未散。
    • 便能晴去不多寒:天气晴朗,寒意渐消,展现了春天的温暖。
    • 冶游天气却身闲:即使天气宜人,诗人却显得悠闲自在。
    • 带雨移花浑懒看:带着雨水的花朵,诗人对此懒于欣赏,传达了一种懒散的心态。
    • 应时插柳日须攀:在适当的时候,插柳成为一种习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视。
    • 最堪惆怅是东栏:东边的栏杆成为诗人惆怅的象征,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和个人情感相互映衬,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带雨的花朵被赋予懒散的情感。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有助于增强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感慨与内心的惆怅,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艾蒳: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
  • 东栏:代表着思念与孤独,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 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浣溪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炎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带雨移花”是指什么?
    A. 懒于欣赏
    B. 移花接木
    C. 悠闲自得

  3. 东栏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思念与孤独
    C. 游玩的乐趣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欧阳修的《秋声赋》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炎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内心感受,但张炎更着重于春天的生机与闲适,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愁绪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历代诗词名作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声远往杭州 其四 辛夷花 咏秋江 送张无梦归天台 酒醒 奉诏还京 妃閤春帖子 其二 偈颂九十三首 游冶城山 其一 史紫微徐容斋阎静轩过潘阆巷所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黽字旁的字 一貌倾城 转死沟壑 大字旁的字 儢儢 促死促灭 采字头的字 玫瑰 召呼 强弩之末 鼠字旁的字 无聊赖 百年偕老 龜字旁的字 逸光 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