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发后渚》

时间: 2025-05-07 05:17:23

诗句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17:23

原文展示

发后渚
作者:鲍照 〔南北朝〕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
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
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
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寒意渐浓,仲秋时节开始降霜和积雪。从军在外,缺乏衣物和粮食,到了冬天不得不和家人分别。心中思乡的情绪愈发萧条,清冷的水边更是让我感到凄凉。凉风吹拂,平坦的岸边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雾气,潮水涌动,掩映着树荫。孤独的月光在空中徘徊,看着烟雾升起又消散。我的路途随着前方的山峰渐行渐远,心中的思念如同后面的云彩缠绕不去。年华流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我心寒,青春的容颜在时节变换中显得苍白。弹琴叹息三声,琴音为你而断绝。

注释

  • 仲秋:农历八月,也称中秋,指秋季的中间时节。
  • 乏衣粮:缺乏衣物和粮食,形容生活困苦。
  • 萧条:形容环境冷清或心情低落。
  • 凄怆:悲惨而又可怜的样子。
  • 凉埃:凉爽的尘埃,形容空气中的寒意。
  • 孤光:孤独的月光。
  • 升灭:指烟雾的升腾和消散。
  • 华志:理想和志向。
  • 韶颜:指美丽的容颜。
  • 推琴三起叹:意指弹琴发出三声叹息,表达心中苦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500年-约570年),字明远,号少逸,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感伤。鲍照生活在战乱的年代,作品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发后渚》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可能因战乱而被征召入伍,离开家乡,面对生死离别的困扰,诗中浓厚的思乡情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在作品中得以体现。

诗歌鉴赏

《发后渚》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与人生无常的古诗,诗人在清冷的江边,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寒冷与萧条,这种外在的寒冷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的开头几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早寒的氛围,隐喻着诗人心中的寒意。在描绘从军艰辛的同时,诗人也表现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展现了孤独的心境,月光的孤寂与烟雾的升腾消散,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后半部分则更加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破灭,诗人感受到年华的无情与美丽容颜的消逝,心中充满了惆怅与无奈。

整首诗以清新而又凄凉的意境,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士兵在异乡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对青春的叹息,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气早寒:描绘江边的寒冷气息,暗示季节的变换。
  2. 仲秋始霜雪:秋天的霜雪开始降临,气候愈加寒冷。
  3. 从军乏衣粮:身处军中,生活艰苦,缺乏衣物和食物。
  4. 方冬与家别:即将到冬天,和家人分别的情景。
  5. 萧条背乡心:孤独和萧条的心情,思乡情愈加深重。
  6. 凄怆清渚发:在清冷的水边,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7. 凉埃晦平皋:凉风和灰尘使得平坦的岸边显得模糊。
  8. 飞潮隐修樾:潮水涌动,掩映着岸边的树阴。
  9. 孤光独徘徊:孤独的月光在空中徘徊。
  10. 空烟视升灭:看着烟雾升起又消散,象征无常。
  11. 途随前峰远:路途延伸,逐渐远离前方的山峰。
  12. 意逐后云结:思念如同云彩般缠绕不去。
  13. 华志分驰年: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在时间的推移中愈加明显。
  14. 韶颜惨惊节:青春的容颜在时节变换中显得苍白。
  15. 推琴三起叹:弹琴发出三声叹息,表达心中苦闷。
  16. 声为君断绝:琴音因思念而断绝,为君而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光”比喻孤独的心情。
  • 拟人:烟雾的升腾与消散表现了无常的生命感。
  • 对仗:如“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对称而有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悲伤。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赋予个人情感以更深的意境,反映了战乱年代士兵的痛苦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生命的无常。
  • 霜雪:秋冬交替的象征,预示着寒冷和离别。
  • 孤光:象征孤独与寂寞。
  • 飞潮:代表着变幻无常的外界与内心情感的波动。
  • 琴声:表达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发后渚》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鲍照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3. 诗人弹琴的原因是什么?

    • A. 表达快乐
    • B. 表达思念
    • C. 表达愤怒
    • D. 表达无奈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登高》(王之涣):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鲍照的《发后渚》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思乡的主题,但鲍照更侧重于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的孤独和无奈;而李白则更直接地表达了思念的情感,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选》
  • 《鲍照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 读书呈几复二首 其一 次韵奉答吉邻机宜 赠刘静翁颂四首 出城送客过故人东平侯赵景珍墓 和范信中寓居崇宁还雨二首 与李公择道中见两客布衣班荆而坐对戏弈秋因 戏简朱公武刘邦直田子平五首 观化十五首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硬是 毁宗夷族 疋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一薰一莸 枪打出头鸟 懦脆 包含匮的成语 礼命 恋栈不去 泼剌剌 骨字旁的字 蜂虿作于怀袖 足字旁的字 效颦学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