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7:1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7:16:24
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
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我希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轻松地拂去衣袖,告别这个喧闹的世界。
我悠然自得地手持着藜杖,回归那桃花源的宁静之地。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玄宗,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强调自然和人心的和谐,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创作于王维晚年,正值他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渴望隐逸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王维的这首《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向往。在第一句中,他以“安得”开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摆脱生活的束缚,进入一种自由、恬淡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拂衣辞世喧”,则将这一渴望具体化,展现出他对世俗喧嚣的不屑与告别。
在后两句中,王维通过“悠然策藜杖”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闲适、从容的境界。这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与他归向“桃花源”的愿望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理想的图景,象征着世外桃源的超然与安宁。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王维的“安得舍罗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由的渴望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名利的向往
D. 对亲情的思念
“桃花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生活
C. 忧伤的记忆
D. 失落的青春
对比王维的《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两者均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陶渊明则通过讲述故事展现世外桃源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