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李学士》

时间: 2025-05-13 04:10:47

诗句

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後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4:10:47

原文展示:

寄李学士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後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旧友李学士的思念和对自己求学经历的感慨。诗中提到,自己曾经在东都游玩,五岁时没有读过书。平时与李学士同样有名,然而到了晚年却感到彼此疏远。稍微去东边的寺庙讨论此事,幸好有西方的朋友来帮助。告诉杜甫的儿子,这些事情应该早有准备,不应该等到濠水边才能知道鱼儿的存在。

注释:

  • 游旧:游历旧地,指的是东都,即汴京。
  • 五岁曾无一纸书:五岁时没有读过书,表示早年缺乏教育。
  • 齐名:同样有名。
  • 情疏:感情疏远。
  • 东刹:东边的寺庙。
  • 西方托後车:西方的朋友帮助,可能指的是托孤或依靠他人。
  • 杜郎:指杜甫的儿子,原名杜承。
  • 濠上始知鱼:意指不该等到濠水边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反映出一种后知后觉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5-1100),字仲明,号宗道,宋代诗人,擅长律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个人生活体验和社会现象为题材。他的诗歌常蕴含哲理,对人生有深刻的见解。

创作背景:

《寄李学士》写于作者晚年,时值宋代中期,社会动荡,知识分子间的交往和相互支持显得尤为重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寄李学士》是一首充满思虑的诗,透过对友人的寄托与回忆,展现了作者对过往岁月的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回忆自己年少时的游历,叙述了自己在教育和知识方面的缺失,显示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个人成长的自省。接着在“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中,作者直言与李学士的交往在年少时是平等的,然而岁月流逝,彼此却逐渐疏远,表达了对友情流逝的惋惜。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後车”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支持与依赖,诗人希望通过对话来解决彼此的隔阂,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而最后一句“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则不仅是对杜甫儿子的告诫,也隐含着对自己晚年的一种警醒,强调了对未来的预见和准备。整首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经验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眼看游旧半东都:回忆过去在东都的游历,暗示对旧时光的怀念。
  2. 五岁曾无一纸书:自白自己五岁时没有读书,反映出对教育的渴望。
  3. 平日齐名多早达:与李学士同样有名,暗示过去的共同经历。
  4. 暮年同国未情疏:晚年之间的疏离感,表达了对友情的惋惜。
  5. 稍寻东刹论兹事:希望去东边的寺庙探讨彼此的关系,显示出主动沟通的意愿。
  6. 赖有西方托後车:依靠西方的朋友来帮助,体现了友谊的支持。
  7. 说与杜郎须著便:告诫杜甫的儿子,要有准备,显示出一种长者的关怀。
  8. 不应濠上始知鱼:强调不应等到事情发生后才意识到,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濠上始知鱼”比喻对事物的后知后觉,生动形象。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友情的珍贵与流逝,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对过往的回忆,反映出对教育的渴望、友情的珍视及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都:象征着繁华与追求知识的地方。
  • :象征教育与成长。
  • :象征着对生活真相的认识,反映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岁曾无一纸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遗憾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未来的期待

  2. “说与杜郎须著便”中“杜郎”指的是谁? a) 杜甫
    b) 杜甫的儿子
    c) 另一个诗人

  3. 诗中的“濠上始知鱼”意指什么? a) 不应该后知后觉
    b) 生活的乐趣
    c) 友情的珍贵

答案:

  1. a) 对过去的遗憾
  2. b) 杜甫的儿子
  3. a) 不应该后知后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思考。
  • 《静夜思》:通过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孤独的情感,与《寄李学士》的友情思考形成对比。
  • 《登高》:以壮阔的自然景观反映个人情感,与《寄李学士》中细腻的情感表达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精选》
  • 《陈师道诗文集》

相关查询

洞仙歌 洞仙歌 小园水陆二洞成,口号志喜 洞仙歌·题于青龙潭小补桥所摄照片 洞仙歌 蕙风先生移寓金阊,却寄 洞仙歌 洞仙歌 洞仙歌 都下喜逢丁雁水,即送其还赣南 洞仙歌 北湖泛月和梅庵 洞仙歌 栀子花 洞仙歌·同媚雅、芬英、高璧、玲字四女史夜过冬园观剧。歌停,日本舞妓阿摩鬌出扇索书,赠以此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林丰草 枯燥乏味 包含踦的词语有哪些 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知名当世 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清原正本 釒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正妻 险妆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栋梁之才 协睦 移角 風字旁的字 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摇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