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叔父惠鉢三首》

时间: 2025-05-21 04:00:14

诗句

声中得句已忘言,断酒持斋郤自然。

大有西来真的意,饥时著饭饱时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4:00:14

原文展示:

声中得句已忘言,断酒持斋郤自然。
大有西来真的意,饥时著饭饱时悬。

白话文翻译:

在声音中得到的句子已经忘记了语言,断绝饮酒,保持斋戒自会自然。
这其中蕴含着西来真理的深意,饥饿时吃饭,饱时则将饭悬挂起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得句:获得句子或灵感。
  • 忘言:忘记了语言,指的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理解。
  • 断酒:不饮酒。
  • 持斋:保持斋戒。
  • :古音“却”,表示转折。
  • 西来:指从西方传来的思想或文化,通常指佛教。
  • 饭悬:在饱时将饭悬挂,指不浪费食物。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西来真意”与佛教哲学有关,强调内心的觉悟和超越世俗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字公明,号天池,出生于福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著称。他的诗多关注生活的真谛和内心的修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修行及反思生活中的体悟,表明他对饮食、生活的朴素理解,以及对内心真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陈师道的《叔父惠鉢三首》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揭示了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首句“声中得句已忘言”表现了在音乐或自然的声音中,所获得的灵感和领悟,超越了文字的局限。接下来的“断酒持斋郤自然”则是对自我修养的强调,表达出一种通过克制而达到的内心宁静。

“西来真的意”指向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强调了佛教哲学对生活的影响。诗人在这里不仅提出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更是在实践中体现了这一哲理。最后一句“饥时著饭饱时悬”则是对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提醒人们在物质满足与精神追求之间找到平衡。

整首诗歌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境却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声中得句已忘言:在自然声音中获得灵感,已经忘记了语言的限制。
  2. 断酒持斋郤自然:通过戒酒和保持斋戒,心灵会自然而然地达到一种宁静。
  3. 大有西来真的意:深刻地体会到西方传来的真理。
  4. 饥时著饭饱时悬:在饥饿时吃饭,饱后则不浪费,体现了一种生活智慧。

修辞手法:

  • 对比:饥时与饱时的对比,反映了生活的节制与智慧。
  • 隐喻:通过“声中得句”隐喻内心的觉悟。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内心的修行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强调精神的超越与物质的节制,是对生活哲学的思考与总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灵感与自然的和谐。
  • 酒与斋:象征生活的节制与自我修养。
  • 饥与饱:体现生活的真实状态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声中得句”主要指什么? A. 在音乐中获得灵感
    B. 在饮酒中得到启发
    C. 在书本中得到知识

  2. “断酒持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开放
    B. 追求节制
    C. 享乐

  3. 诗中提到的“西来真的意”主要指什么? A. 物质世界
    B. 佛教哲学
    C. 个人修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比较陈师道与王维的诗作,二者均关注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但王维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色,而陈师道则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文观止》
  • 《陈师道诗文集》

相关查询

哭苗垂 哭麹象(一作司空曙诗) 观邻老栽松 荐福寺送元伟 赠胡居士 赠山老人 古意 代园中老人 路傍墓 早次眉县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双人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谷字旁的字 林戈 韦字旁的字 山长水阔 玉液金波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买结 15画属木的汉字大全_15画属木的字详解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攸攸 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惹事生非 碑拓 怀土之情 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