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2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4:31
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
斯人岂其徒,满腹一杯羹。
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
薄暮行且歌,问之讳姓名。
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
老生何所因,稍稍声过情。
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
诗书工发冢,刀籋得养生。
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
在陈留这个地方,似乎有个隐居的屠夫和农夫。
这人难道真是个普通人吗?肚子里装满了各种智慧。
那位年轻人,和我这位老翁一起畅饮,醉醒之后。
黄昏时分,我们边走边唱,问他名姓却不愿透露。
你难道是个了不起的人吗?也不过是竹子发出一声鸣响。
老者你何以而生?声音渐渐地传达了情感。
闭门十天在雨中,吟唱的声音如同饥饿的鸢鸟。
诗书在墓中发芽,刀具却能养活自己。
飞走的鸟儿不再回巢,孔子早已没有时间去思考。
陈师道,字士元,号青山,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隐士生活,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隐士生活的背景下,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思考,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陈留市隐者》是一首表现隐士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蔑视。诗中通过描绘一个隐士的形象,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即提及隐者,给人一种神秘感,接着描述隐者的生活状态,似乎在暗示内在的智慧与宁静。
诗中“满腹一杯羹”形象地描绘了隐者的智慧与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隐士的敬仰。接下来的描写中,年轻人与老翁的饮酒作乐,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温暖,尽管隐士的身份让他显得孤独,但这种孤独并非消极,而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表达了隐士在雨中孤独吟唱的情景,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整体来看,诗歌在描绘隐士生活的同时,传达了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歌通过隐士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中提到的隐者生活在何地?
“满腹一杯羹”中的“一杯羹”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闭门十日雨”反映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