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5:11
洞仙歌
湘皋翠冷,正灵妃故去。
遗下金钗照芳渚。
抱仙根,恰又多谢华神,
亲种出一种珠明玉嫭。
盈盈岑浦外,罗袜凌波,
堪与梅华共寒素。
生性厌繁华,白石清泉,
更留得仙人同住。
更问取,春风几时来,
但冷月荒烟,悄然无语。
在湘江边的翠绿上,寒气袭人,正值灵妃离世之际。她遗留下金钗,映照在芳香的水边。抱着仙根,恰好又多亏华神,亲自栽培出一种珠光宝气的美玉。轻盈地在岑浦之外,罗袜在水面上轻轻踏波,正好可以和梅花的清寒相映成趣。我天生厌倦繁华,宁愿与白石清泉共处,更希望能留下仙人一起生活。再问一下,春风何时会来到呢?只有冷月和荒烟,静静无声。
作者介绍:端木埰是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多追求隐逸生活,向往自然,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自然清幽的向往。
《洞仙歌》展示了浓厚的自然意境与人文情怀。全诗以湘江为背景,描绘了灵妃的离去和留下的孤寂。诗中对金钗、仙根等元素的描写,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包含了对逝去的惋惜。通过“盈盈岑浦外,罗袜凌波”一联,诗人展现出一种轻盈的美感,仿佛在水面上舞动的女子,与梅花相映成趣,传达出清寒而又高洁的意境。
整首诗结合了对春风的期待和对现实冷月荒烟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既爱而又恨”的情感张力。诗人对繁华的厌倦,表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这种情感在清代文人中常见,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洞仙歌》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灵妃”指的是?
诗中“生性厌繁华”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