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

时间: 2025-05-12 13:40:53

诗句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

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3:40:53

原文展示: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动与静的状态只是偶然的遭遇,仁与智的存在也是偶然的事情。谁能看到这两个事物之外,依然有整个天地的存在呢?

注释:

  • 动静:指事物的变化和静止,表达人生的无常。
  • 仁智:仁爱与智慧,表达人类道德和智慧的两大重要方面。
  • 二物外:指动与静、仁与智之外的状态。
  • 天地全:指更为广阔的天地,象征着自然和宇宙的整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之弟,擅长诗词、散文和书法。其作品常体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辙在洋州的园亭中,反映他在宁静的环境中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这样的作品表达对世事的顺应和淡然心态。

诗歌鉴赏:

苏辙的这首《二乐榭》通过对动静、仁智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用“动静惟所遇”表达了人生中的变化和静止都是偶然的,反映出一种对命运的随遇而安的态度。而“仁智亦偶然”则指出人类道德与智慧的存在也是偶然,似乎在提醒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个人的得失,因为这些都是宇宙中一部分的自然现象。最后两句“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更是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自然界,强调在动与静、仁与智之外,还有更为广大的天地。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给人以思考的余地。苏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体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动静惟所遇”:动静的状态是偶然相遇,暗示生活中的变化是无常的。
    • “仁智亦偶然”:仁爱与智慧的存在也是偶然,强调人类的道德与智慧不是必然。
    • “谁见二物外”:问谁能看到这两种状态之外的事物,提出反思。
    • “犹有天地全”:即使超越了动与静,仁与智,依然存在一个完整的天地。
  • 修辞手法

    • 对仗:动静与仁智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谁见”引导读者思考,增强诗的哲理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生活的偶然性与宇宙的广阔,强调人应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人生的变化。

意象分析:

  • 动静:象征人生的变化与宁静。
  • 仁智:代表人类的道德与智慧。
  • 天地:象征广阔的自然与宇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动静惟所遇”主要表达什么?

    • A. 动与静是不可分的
    • B. 动与静的状态是偶然的
    • C. 动与静是永恒不变的
    • 答案:B
  2. “仁智亦偶然”这句话想传达怎样的意义?

    • A. 仁爱和智慧是天生的
    • B. 仁爱和智慧是偶然的
    • C. 仁爱和智慧是必然的
    • 答案:B
  3.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人生的必然性
    • B. 生活的偶然与广阔的自然
    • C. 个人的得失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辙的《二乐榭》与王维的《鹿柴》都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苏辙更关注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苏辙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少年游 鹧鸪天 如梦令 如梦令(书弋阳楼) 如梦令(书百方观音寺壁) 如梦令(次韵子文邢文) 阮郎归 点绛唇(和彪德美韵赠杨伯原)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质剂 木字旁的字 休休有容 风吹草动 南北东西 弓字旁的字 刀头活鬼 雄结尾的成语 枉酷 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离离蔚蔚 韋字旁的字 霄晖 洞心骇目 棘柴 巾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