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徐使君分新火》

时间: 2025-04-26 20:57:45

诗句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従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绕空屋,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7:45

诗词名称: 徐使君分新火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沟中枯木应笑人,钻斫不然谁似我。
黄州使君怜久病,分我五更红一朵。
従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起携蜡炬绕空屋,欲事烹煎无一可。
为公分作无尽灯,照破十方昏暗锁。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临皋亭中独自坐着,三次看到清明节时的火焰。
沟渠里的枯木大概在嘲笑我,若不是我在这里钻木取火,谁会像我这样呢?
黄州的使君怜悯我久病,分给我五更时分的一朵红火。
之前我破釜沉舟,如今只有清诗在嘲笑我吃饭的艰辛。
我点起蜡烛在空屋里徘徊,想做点吃的却没有任何材料。
为你分作无尽的灯,照亮了十方的黑暗。

注释:

  • 危坐: 独自坐着,形容心情沉重。
  • 清明: 这里指的是清明节,象征新生命的开始。
  • 新火: 比喻新的希望和生活。
  • 黄州使君: 指苏轼在黄州任职的朋友,表现了友谊的温暖。
  • 五更红: 清晨的火光,象征希望。
  • 破釜跃江鱼: 指破釜沉舟,表示决心和毅力。
  • 蜡炬: 蜡烛,象征微弱的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表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在病痛和生活困境中,他仍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徐使君分新火》展示了苏轼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新火”的描绘,象征着希望与再生。作者在临皋亭中独坐,感受到周围自然的变化,心中不免生出对生死与病痛的感慨。枯木的嘲笑暗示世间的冷漠,而他努力钻木取火的过程则象征着人对生命的坚强追求。

同时,诗中展现了友情的温暖,黄州使君的关怀如同一缕春风,驱散了他内心的阴霾。通过五更红的火焰,苏轼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尽管处境艰难,他依旧选择在困境中寻找光明。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孤独的黑暗,另一方面是为公分作的光明,展现了苏轼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和人生态度。诗的结尾更是强调了他为他人照亮的愿望,传达出一种无私的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临皋亭中一危坐: 描述诗人独坐于亭中,感受到孤独和沉重。
  2. 三见清明改新火: 提及春天的来临,象征新生与希望。
  3. 沟中枯木应笑人: 反映自然界对人类困境的冷漠,枯木像是在嘲笑他。
  4. 钻斫不然谁似我: 通过钻木取火,强调自己不屈的意志。
  5. 黄州使君怜久病: 表示友人对他病痛的关心,带来一丝温暖。
  6. 分我五更红一朵: 五更时分的火焰,象征希望的光芒。
  7. 従来破釜跃江鱼: 提及破釜沉舟的决心,表现出他决不放弃的精神。
  8. 只有清诗嘲饭颗: 生活的艰辛让他感到无奈,只有清诗作伴。
  9. 起携蜡炬绕空屋: 点蜡烛在空屋中徘徊,象征着孤独无依。
  10. 欲事烹煎无一可: 面对生活的困扰,感到无能为力。
  11. 为公分作无尽灯: 表达愿意为他人照亮的愿望,展现无私的情怀。
  12. 照破十方昏暗锁: 最终希望能够驱散黑暗,带来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 “新火”比喻希望和生命。
  • 拟人: “沟中枯木应笑人”,赋予枯木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的结构和意象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在于表达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反映了友谊的温暖与人性的光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火: 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蜡炬: 微弱的光明,象征孤独与无奈。
  • 枯木: 生命的终结与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州使君”指的是谁?
    a) 苏轼的朋友
    b) 苏轼的敌人
    c) 不详

  2. “五更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清晨的火光
    c) 一种食物

  3. 诗中用什么象征希望?
    a) 枯木
    b) 新火
    c) 蜡炬

答案:

  1. a) 苏轼的朋友
  2. b) 清晨的火光
  3. b) 新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徐使君分新火》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在困境中对生活的希望,苏轼强调友情的温暖,而杜甫则体现出对国事的忧虑与希望。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忧旱 莹心泉 以油烟赠许尉因赋长篇 已亥出南康宫伯称以诗赠行次韵三首 已亥出南康宫伯称以诗赠行次韵三首 已亥出南康宫伯称以诗赠行次韵三首 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虐痢间作五月尽犹未已病 宣和殿新竹应制次韵 象之晚坐有感次韵 喜雪应制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恢豁 新桃 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高雅闲谈 无始无边 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独步一时 天下无难事 辛字旁的字 包含厂的词语有哪些 艸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豹猫 梓匠轮舆 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心义 明刑弼教 鹿字旁的字 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