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0:2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0:23:19
粉莉销香,娟筠淡影,秋灯漫剪红豆。
如此凉宵,恰好把君风袖。
卸征帽对下麡床,埽陨叶安排茶臼。
非旧。讶朱服诗腰,者番吟瘦。
池上屋山曾住,正玉绣毬圆,水芙蓉皱。
绣芦鞭,催折落星墩柳。
算双岁梦雨飘零,吹一缕歌云难透。
携手。向花阶月地,认来真否。
秋夜微凉,灯下的红豆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恰如你轻盈的衣袖。
卸下了征途的帽子,坐在宁静的床上,扫落了窗外的叶子,准备好茶具。
这不是旧时的情景,我惊讶你身上的朱色衣裙,吟咏间显得有些瘦弱。
曾经在池边的房子里住过,正好是那玉般的绣球花,水面上的芙蓉轻轻皱起。
用绣制的芦苇鞭,轻轻地催落了星星般的柳枝。
算是双岁梦中的雨点飘零,轻轻一吹,云间的歌声难以穿透。
携手走向花阶月地,是否能认得真实的情感呢?
龚翔麟(公元1690-1753),清代著名诗人,字子恺,号渔庐,晚号蜀山。生于江苏,擅长诗词、散文,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流畅,常与友人吟唱。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与友人朱西畯相约共话,抒发对秋夜景色的感慨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恰好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闲逸生活的情怀。
《月华清 与朱西畯夜话》是一首清新隽永的诗,诗人在秋夜的清凉氛围中,与友人朱西畯共同交流,抒发内心的情感。开头以“粉莉销香,娟筠淡影”描绘出秋夜宁静的美丽景象,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诗的意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逐渐转入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思考。这样的转变,使得诗的层次更加丰富。
“卸征帽对下麡床,埽陨叶安排茶臼”,这句描绘了诗人卸下旅途的疲惫,回归到温馨的家中,暗示着诗人对友谊的珍惜与渴望。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美好,特别是在“水芙蓉皱”一处,生动地表达了秋水的动荡与自然的柔情。
整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诗人以绣芦鞭催折落星墩柳,象征着与友人之间的互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美好回忆的珍藏。结尾“认来真否”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反映出诗人对真挚友谊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人际情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秋夜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诗中“粉莉销香”中的“粉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果
C. 一种树
诗中提到的“朱服”指的是友人身上的什么颜色的衣服?
A. 蓝色
B. 红色
C. 绿色
诗人卸下了什么?
A. 帽子
B. 衣服
C. 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