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6:07
闻有穹炉使,方当来问津。
衣冠他日异,名号一时新。
伍员虽仇楚,王琳还入陈。
不知高岭上,锡冢为何人。
听说有位穹炉使者,正好来此问路。
衣着和身份在日后会有所不同,
而名号却在这一时刻显得新鲜。
伍员虽然与楚国有仇,王琳却又回到了陈国。
我不知道高岭之上,锡冢埋葬的是哪位人物。
作者介绍:徐孚远(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彬,号天池,浙江人。他在文人圈中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涉及历史和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政治纷争频繁,诗人通过历史人物和典故,表达对时局的思考与感慨。
《闻有》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化和历史兴衰的感悟。开篇提到“穹炉使”,这一意象带有神秘色彩,暗示着未知的命运和未来的探寻。接着诗人提到衣冠的变化,暗示人们的身份和地位随时间而变,呈现出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伍员和王琳的对比,则显示了忠诚与背叛、仇恨与和解的复杂关系,体现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最后一句提到高岭上的锡冢,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是对英雄末路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知命运的惆怅。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情感深邃,给人以强烈的思考空间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闻有穹炉使,方当来问津。
听说有位神秘的使者,正好要来询问路途。
衣冠他日异,名号一时新。
穿着与地位在未来会有所不同,而当下的称谓却显得格外新鲜。
伍员虽仇楚,王琳还入陈。
伍员虽然与楚国有仇,但王琳却又投身于陈国。
不知高岭上,锡冢为何人。
不知道高岭之上,锡冢埋葬的是哪位伟人。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揭示了身份和地位的变迁,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敬畏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穹炉使者的到来象征着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未知的命运
C) 过去的回忆
D) 朋友的问候
伍员和王琳的对比主要体现了什么?
A) 忠诚与背叛
B) 知识与无知
C) 富贵与贫穷
D) 勇敢与懦弱
“不知高岭上,锡冢为何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自己的未来
B) 历史的无常
C) 朋友的离去
D) 国家兴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闻有》更侧重于历史的思考与个体命运的无常,而《将进酒》则更多表达了对人生及时行乐的态度。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命运与历史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