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2: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24:32
东夷仍小丑,南仲已专征。
部落哀刘石,崩奔怯楚荆。
况闻蒙面众,皆有反戈情。
一举清江汉,河难靖九京。
东夷仍像个小丑,南仲已经专门负责征讨。
部落对刘石感到悲哀,纷纷逃离,畏惧楚国和荆国。
更何况听说蒙面的人们,大家都有反叛的心情。
一旦清除江汉,河流就能安定九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孚远是明代诗人,其生平资料相对有限,但他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对社会时事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当时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东夷、南仲、刘石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乱世的深切感受。诗歌开头用“东夷仍小丑”来形容东夷的无能和无足轻重,随即引入南仲的征战,暗示南方势力的强大与对北方的威胁。接着,诗人提到部落对刘石的悲哀,揭示了战争所带来的苦痛与混乱。最后两句则在描绘反叛者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传达出希望能够平定动乱,恢复国家安宁的愿望。
整首诗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战乱中的人民苦难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深刻揭示了战乱中的人民苦难,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渴求,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东夷仍小丑”是指:
A. 东方的人民
B. 东方的少数民族
C. 无能之辈
D. 强大的敌人
“南仲已专征”的意思是:
A. 南方的军队开始征讨
B. 南方的人们生活安逸
C. 南方与北方的对抗
D. 南方的文化繁荣
诗中提到的“蒙面众”代表:
A. 隐藏身份的反叛者
B. 普通百姓
C. 外交使者
D. 战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孚远的《东夷》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了乱世中的痛苦与对和平的渴望,但徐的诗更侧重于对外族的描写,杜的诗则更强调内忧外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