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7:1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7:14:49
月华清
作者: 吕碧城 〔清代〕
雕影横秋,人烟破暝,诗怀一昔催换。
境入荒寒,恰好素襟堪浣。
伴哀蛩新句重商,撷晚菊旧情仍恋。
缓缓。向林皋石磴,等閒寻遍。
何处巫云吹卷。指依样嵚崎,蜀峰攒剑。
倦旅登临,赢得几番凄黯。
和樵歌松籁凄锵,弄灯影雪窗红颤。
宛宛。但苍龙四走,暮山无断。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夜幕降临,人烟稀少,诗人的思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换。周围环境荒凉寒冷,正好与我的素雅情怀相映衬。伴随着悲凉的蟋蟀声,我又写下了新句,采撷着晚菊,依旧对往昔的情感难以忘怀。缓缓地,我向树林和石阶走去,随意地寻找着。哪里有那巫山的云彩在飘卷?指着那崎岖的山路,蜀山的峰峦如剑般耸立。疲惫的旅途中,我已经经历了多少次的凄凉。听着樵夫的歌声与松涛的回响,灯光在雪窗前轻轻颤动。宛如那苍龙在空中游走,远山似乎无尽无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碧城(约1620-约1700),字子文,号碧城,清代诗人,才识卓绝,擅长诗词、文赋。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月华清》作于清代,诗人在秋夜中徘徊,感受到深秋的孤寂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世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月华清》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过往的怀念。开篇的“雕影横秋”通过月光下的影子,勾勒出一个静谧而又略显萧索的秋夜场景。接着“人烟破暝”则暗示了人迹罕至的孤独感,诗人似乎与世隔绝,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境入荒寒,恰好素襟堪浣”一句,展现了诗人与环境的契合,冷清的冬季与他的素雅情怀相得益彰。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伴随着“哀蛩”的声音,重新品味旧日情感,这种情感通过“撷晚菊”得以延续,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象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蜀峰攒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的险峻与壮丽,增强了诗的画面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反思,体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情感深邃与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雕影”主要指什么?
诗人在诗中对往昔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意象表现的?
“倦旅登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月华清》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