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1:20
赋得春荻诗
萧绎 〔南北朝〕
翠菼玉池前,遥映江南莲。
非秋无有眊,未烧不生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在碧绿的水面上,玉池前映照着江南的荷花。即使不是秋天,也难免有些模糊的景象;如果不燃烧,也不会有烟雾升起。
诗中提到的“江南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江南水乡的赞美,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美好。古代诗人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萧绎,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曾任官职,后隐居,创作了大量诗歌。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赋得春荻诗》以清新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美的热爱。在“翠菼玉池前,遥映江南莲”中,诗人通过“翠菼”与“玉池”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清丽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江南莲”更是点明了地域特色,传达出一种柔美的气质。
而后半句“非秋无有眊,未烧不生烟”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即使在春天,也有隐约的朦胧感,这种模糊既是对季节变化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隐喻。没有火焰的燃烧,便不会有烟的升起,这似乎在暗示着生活中许多事物的因果关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雅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生命的美好与无常,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中“翠菼”指的是什么?
A. 芦苇
B. 荷花
C. 柳树
D. 菊花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秋天的忧愁
C. 夏日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未烧不生烟”表达了什么哲理?
A. 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B. 生活的美好
C. 自然的变化
D. 诗人的思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