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43
抱诏辞京国,携家望戍城。
逆鳞批讵讳,立马戒犹鸣。
疏草千秋意,烟霜万里征。
行行过泽畔,不愧楚臣名。
全诗翻译:
我带着诏令辞别京城,携家前往戍守的城池。
面对逆鳞的批评,我心中有所顾忌,骑马时心中仍然警觉。
那疏落的草木,蕴含着千秋的情怀,漫漫烟霜,伴我征途万里。
我行走在泽边,不愧为楚国的臣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景廉,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反映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景廉戍守边疆之际,表达了他对家国的深厚情感与对职责的担当,反映了明代士人的忠诚与忧国情怀。
本诗以“抱诏辞京国”开篇,直接引入诗人的离别情景,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带着皇帝的诏令,意味着他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接着,诗中提到“逆鳞批讵讳”,展现出一种对权威的敬畏和对职责的担当,隐含了对政治环境的无奈与警惕。诗人在“立马戒犹鸣”中,描绘了他随时准备应对挑战的状态,这种警觉和紧迫感贯穿整个诗篇。
“疏草千秋意,烟霜万里征”一联,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在艰苦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草木的疏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而“烟霜”则暗示了征途的艰辛与不易。
最后一句“行行过泽畔,不愧楚臣名”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既表达出诗人对楚国文化的自豪,也显示出他在艰难环境中坚持忠诚的决心。整首诗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忠诚与责任,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的深厚情感与对使命的坚守,反映了明代士人的忧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抱诏辞京国”意指什么?
A. 受命离开京城
B. 归乡探亲
C. 参加宴会
“立马戒犹鸣”中的“立马”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哪种心态?
A. 放松
B. 警觉
C. 伤感
诗中提到的“楚臣”主要指什么?
A. 楚国的士人
B. 楚国的王
C. 楚国的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景廉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了对家国的忠诚,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刘景廉则更强调个人责任与历史的沉重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