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5:20
画梁疏影按红牙,光入花丛比桂华。时伴琼筵翻广乐,乍浮纨扇隔轻纱。溶溶春夜疑宵永,闪闪秋闺共月斜。散尽缠头天欲曙,清光犹照五侯家。
画梁上疏影映照在红色的牙板上,光线透过花丛,似乎比桂花还要美丽。时而伴随着琼筵上的乐曲,轻轻地摇动着那纨扇,隔着轻纱。春夜的光景温柔而绵延,让人怀疑夜晚似乎永无尽头;闪烁的光影中,秋天的闺房与斜斜的月光相伴。缠绵的夜色逐渐消散,天色将要破晓,但清晨的光芒依然照耀着五侯之家。
屠瑶瑟,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见长。
《烛影》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士人阶层追求雅致、追求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描绘春夜的景象,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烛影》是一首描绘春夜美景的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心中的柔情与思念。全诗以“烛影”为引子,勾勒了一个灯光闪烁、春意盎然的夜晚。开篇的“画梁疏影”便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红牙映衬下的光影生动而富有层次,似乎让人感受到夜的深邃与温柔。
接着,诗人描绘了宴席上的热闹场景,琼筵乐曲相伴,传递出一种欢快的氛围。随之而来的是对纨扇的描写,轻纱的隔离更添了一层神秘与浪漫,仿佛在描绘着某种隐秘的情感纠葛。
“溶溶春夜疑宵永”,此句将夜晚的宁静与悠长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沉浸于这春夜的美好中,犹如时间在此刻凝固。而“闪闪秋闺共月斜”则巧妙地将春夜与秋天的意象结合,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眷恋。
最后两句“散尽缠头天欲曙,清光犹照五侯家”则为全诗画上了句号,清晨的光芒虽然逐渐逼近,但诗人似乎依然沉醉在夜的美好中,借此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美丽的春夜,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中“画梁疏影”指的是什么?
a) 画毯
b) 装饰梁
c) 垂帘
答案:b) 装饰梁
“琼筵”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筵席
b) 美丽的花
c) 酒杯
答案:a) 珍贵的筵席
诗中提到的“清光”指的是什么?
a) 昏暗的光
b) 晨曦的光
c) 夜晚的灯光
答案:b) 晨曦的光
与屠瑶瑟的《烛影》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情感,但更侧重于思乡情怀,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