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

时间: 2025-04-27 18:50:57

诗句

试听舆人诵,如何是太平。

有生遂其性,无象得而名。

刁斗三边静,锄耰万里耕。

毋庸奏奎聚,不必诵河清。

尧岂容知识,文非以色声。

樵歌殊质俚,未足赞休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0:57

原文展示: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

试听舆人诵,如何是太平。
有生遂其性,无象得而名。
刁斗三边静,锄耰万里耕。
毋庸奏奎聚,不必诵河清。
尧岂容知识,文非以色声。
樵歌殊质俚,未足赞休明。

白话文翻译:

听人吟诵古诗,如何才能称得上太平盛世?
人们活着自然要顺应本性,没有形象怎能有名声?
边疆的鼓声静了,田间的锄头在万里土地上耕作。
不必奏响奎星的乐章,也不必吟诵《河清》之歌。
尧帝怎么会包容那些知识分子,文辞不是用色声来衡量的。
樵夫的歌谣虽然质朴粗鄙,却不足以赞美真正的明理。

注释:

  • 太平:指安定、和平的时代。
  • 遂其性:顺应自己的本性。
  • 刁斗:指鼓声,古代军号叫声。
  • 锄耰:指农具,象征耕作。
  • 奎聚:指奎星,古代星相中的一颗星,代表文才与权威。
  • 河清:出自《诗经》,象征国家太平。
  • :尧帝,古代传说中的明君,象征德治。
  • 樵歌:樵夫的歌谣,代表民间质朴的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季真,号天池,晚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兼具哲理与现实,常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作者通过对平和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与内心的哲思。

诗歌鉴赏:

本诗以质朴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人性、社会和文学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太平”的思考,质疑了现今社会的文人风气,认为真正的安定并不只是表面的繁华,而是内心的宁静和对本性的顺应。诗中提到的“刁斗三边静,锄耰万里耕”,描绘了理想中的社会场景:和平的边境和辛勤的耕作,反映出诗人对农耕社会的向往。

刘克庄批判了当时的文人,认为他们的知识与文化不应仅仅依靠华丽的辞藻,而应关注内在的真实与自然的和谐。他提到的樵歌,虽然简单,却更能代表真实的生活和情感。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也道出了对更高层次文化的期待。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试听舆人诵,如何是太平。”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们吟诵的古诗的质疑,暗示当今社会是否真正达到太平盛世的状态。

  • 第二句:“有生遂其性,无象得而名。” 这句强调顺应自然,认为真正的名声应符合人的本性,而不是外在的形象。

  • 第三句:“刁斗三边静,锄耰万里耕。” 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和平与耕作的画面,展现出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 第四句:“毋庸奏奎聚,不必诵河清。” 诗人认为不必过于追求表面的文采,真正的和谐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实际的生活。

  • 第五句:“尧岂容知识,文非以色声。” 这里批判当时文人重视表面华丽的风气,强调真正的文化内涵在于德行和智慧。

  • 第六句:“樵歌殊质俚,未足赞休明。” 最后,诗人将樵夫的歌谣与文人文化相对比,认为简单的民间文化更能反映真实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文人的华丽与樵夫的质朴,反映了对真正文化的思考。
  • 排比:使用排比的句式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气势。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当时社会文人风气的批判,强调自然与本性的和谐,呼唤一种真实、质朴的文化状态。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回归内心,顺应自然,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华丽和虚荣。

意象分析:

  • 竹溪:象征宁静与清新,暗示诗人希望的理想生活环境。
  • 刁斗: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社会的不安。
  • 锄耰:代表勤劳与耕作,体现诗人对农耕社会的向往。
  • 樵歌:象征民间文化的真实与质朴,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刁斗”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军号声
    c) 农具

  2. 诗人批判的主要对象是? a) 农民
    b) 文人
    c) 君主

  3. “毋庸奏奎聚,不必诵河清”的意思是? a) 不必追求名声与表面
    b) 应该吟诵古诗
    c) 必须参加宴会

答案

  1. b) 军号声
  2. b) 文人
  3. a) 不必追求名声与表面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态度的诗。
  • 陶渊明《归园田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杜甫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存在异曲同工之处,杜甫的《春望》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乱世的感慨。两者都关注自然与人性的关系,但刘克庄更强调内在的文化自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刘克庄及其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的整体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三犯渡江云 邛都本事,借清真韵 三犯渡江云 三犯渡江云(旧平声,今入入声,为竹友谢少保寿) 五福降中天 代寿赵次丈八十 五福降中天·月胧烟澹霜蹊滑 五福降中天 丁未除夕示内 五福降中天(梅) 五福降中天 青岛公园五福楼茗话 五福降中天 和方鹤老七十自寿 五福降中天 正月十九薆园补寿苏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屯穷 萧然尘外 广字头的字 包含登的成语 历朝圣训 又字旁的字 鸠夺鹊巢 亠字旁的字 盘根错节 白字旁的字 包含惕的词语有哪些 涵濡 开怀畅饮 窥究 删取 劳冗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