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山感旧》

时间: 2025-04-27 18:17:05

诗句

既具顶门眼,逐得少林髓。

南山梵王宫,规模自唐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05

诗词名称: 南山感旧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既具顶门眼,逐得少林髓。南山梵王宫,规模自唐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南山梵王宫的怀旧之情,作者提到自己已经获得了高处的视野,逐渐领悟了少林的深邃和智慧。南山的梵王宫,自唐朝建立以来,其规模和气势都是相当宏伟的。


注释:

  • 既具:已经具备、拥有。
  • 顶门眼:指高处的视野或见识。
  • 逐得:逐渐获得,领悟。
  • 少林髓:少林寺的精髓,象征佛法的深邃和智慧。
  • 梵王宫:佛教寺庙,梵王指的是佛教中的神明,宫则是指寺庙的建筑。
  • 规模自唐始:规模自唐朝开始建立,意指历史悠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扬,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知州,以诗词和书法闻名。其作品多以豪放、沉郁见称,关注历史与现实。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面临社会动荡,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在诗中展现出来。


诗歌鉴赏:

《南山感旧》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南山梵王宫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追思。诗的开头“既具顶门眼”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境界的理解,隐喻着其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接着“逐得少林髓”,表达了对少林寺所蕴含的佛理的逐步领悟,显示出诗人对智慧与精神追求的重视。最后一句“南山梵王宫,规模自唐始”则强调了南山梵王宫的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揭示出诗人对古迹的敬仰与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反思与对佛教文化的认同,情感深邃而细腻。诗中蕴含的哲理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人生感悟,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既具顶门眼”:暗示诗人已经看到了更高的视野,象征着思想上的升华。
  • “逐得少林髓”:通过对少林寺的理解,表达对佛教文化的认同和追求。
  • “南山梵王宫,规模自唐始”:强调南山梵王宫的历史和文化深厚,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顶门眼”比作高远的见识,表现诗人的追求。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对智慧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深邃内涵的反思和领悟。


意象分析:

  • 南山:象征自然的雄伟和历史的厚重。
  • 梵王宫:代表着佛教文化的神圣与智慧。
  • 少林:象征着智慧和深邃的宗教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既具顶门眼”中的“眼”指的是什么?

    • A. 眼睛
    • B. 视野
    • C. 眼光
    • D. 视觉
  2. “逐得少林髓”中“髓”代表什么?

    • A. 精髓
    • B. 皮毛
    • C. 骨髓
    • D. 物质
  3. 南山梵王宫的规模自哪一时期开始?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 D. 明朝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南山感旧》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的感受,但刘克庄在历史文化的感慨上更加突出,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与南宋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道中即事 宿芳润用壁间韵 堪笑 再用韵酬朱行甫 扫蜜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书戴式之诗卷 胡得唯索写近诗 次韵酬率翁 山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支教 龠字旁的字 踡足 匕字旁的字 俯仰随俗 浪士 木字旁的字 异体字 月下 包含千的成语 疥癣之病 两点水的字 包含亢的词语有哪些 再接再厉 吉祥如意 糹字旁的字 苞笼万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