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33
水调歌头·老年有奇事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
使君飞榭千尺,缥渺见麟洲。
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
圆缺几时休。俯仰慨今昔,
惟酒可浇愁。风露高,河汉澹,
素光流。贾胡野老相庆,
四海十分收。竞看姮娥金镜,
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
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在老年时却发生了奇妙的事情,仿佛天上放出了两个中秋。
使君的楼阁高耸入云,缥缈的身影仿佛映入了麟洲。
东边的徐州城中景物如画,岁月在我的诗篇中北去,
圆缺的月亮何时才能停歇?俯身仰望感慨今昔,
唯有美酒能够浇愁。风露高悬,银河清澈,
月光在流淌。贾胡与我这位老者互相庆贺,
四海的欢庆尽在掌握。争相观看月亮的金镜,
争信仙人的玉斧,真是费了不少的功夫。
年迈笔力不足,谁能陪我在黄楼吟唱?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他的作品多表现豪放、深情,风格独特,尤其擅长于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晚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相聚的珍惜与对人生的独特看法。
《水调歌头·老年有奇事》是刘克庄对人生晚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人在老年中经历的奇妙事情使他对生命的感叹与思索更加深刻。诗的开头用“老年有奇事”引出主题,展现出一种奇特、超然的境界,仿佛在告诫读者,即使在老年,也能有新的奇遇和感受。
接下来的“天放两中秋”则通过比喻,暗示着作者对生活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向往,而“使君飞榭千尺”则描绘出一种高远的理想境界。诗中景物的描绘如“景物东徐城上”和“岁月北征诗里”,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惋惜。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惟酒可浇愁”,表达了对人生苦涩的感受,以及在面对人生无常时,唯有酒可以稍稍缓解内心的愁苦。“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则用清新自然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最后一句“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则是对自己创作力衰退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孤独感和对往日辉煌的怀念。这首诗在展现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是一首具有深厚哲理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年有奇事”主要指什么?
A. 诗人的创作
B. 生活中的美好经历
C. 对青春的怀念
D. 自然界的变化
“惟酒可浇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享受生活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与苦涩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姮娥金镜”指的是什么?
A. 明月
B. 仙人
C. 美酒
D. 诗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强调老年的感慨与孤独,而苏轼则更多表现对团圆与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