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3:46
作者:杨泽民〔宋代〕
依山仍负郭。有松桂扶疏,烟霞渺漠。一年自成落。奈孤踪远紧,蝇头蜗角。休嗤句弱。赋郊居何攘沈约。记乡人过我,傩立阼阶,酒行先酌。远映江山奇胜,下瞰重湖,上飞高阁。风帘絮幕。筑新槛,种花药。幸瓜期已近,秋风归去,免得奔驰味恶。待开池胜起林亭,共同宴乐。
依山而建的村庄依然保留着,松树和桂花交错生长,烟雾缭绕,景色迷蒙。时光悄然流逝,孤独的身影在远方难以追寻,犹如蝇头蜗角般微小。不要嘲笑我赋诗的词句柔弱。写下这郊外的居所,何必去攀比那种沉闷的风格。记得乡亲们曾经来访,傩舞的身影在台阶上,酒先行,互相斟酌。遥望江山的壮丽,下瞰重湖,上看高阁。轻风如帘,飘拂着绣幕。新建的栏杆,种上了花草。幸运的是,瓜果的丰收已近,秋风即将归来,免去那奔波辛苦的滋味。期待着池塘的景致,和林亭的美好,共同欢庆。
杨泽民,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此诗创作于诗人回忆旧居的情景,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的期待。
这首《瑞鹤仙》抒发了诗人对乡居生活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情的温暖。诗中描绘了依山而建的村庄,松桂相伴的宁静景象,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尤其是“记乡人过我,傩立阼阶,酒行先酌”一句,生动地再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故乡人情的眷恋。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江山奇胜”、“重湖”、“高阁”等词汇,塑造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体现了自然的雄伟与生命的渺小。最后部分提到的“幸瓜期已近,秋风归去”,更是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怀念,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体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理想。
诗中提到的“依山仍负郭”意指什么?
诗人对乡人的回忆中提到的活动是什么?
“蝇头蜗角”用来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