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

时间: 2025-04-26 05:18:34

诗句

天子圣兮天孙崇,登以封兮报以功。

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休光光我之庆成,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34

原文展示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
作者: 苏颋

天子圣兮天孙崇,
登以封兮报以功。
受命再惟皇代,
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嶪,
戈矛山沓,
祯符山杂,
灵响山答,
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
太元册兮太一精,
休光光我之庆成,
舜四朝而禹万国,
莫之我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天子的圣明和天孙的崇高,升登封地,报答以功绩。接受命令,延续皇朝,天赐与人所承载的美好。士马山高耸,戈矛山重叠,祯符山交错,灵响山回应,天地合一。我在这片土地上延展,清澈而悠长,太元的册册和太一的精华,光辉照耀着我的庆典。舜治理四朝,禹治万国,然而这些辉煌都在我京城之内。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子圣兮:天子非常圣明。
  • 天孙崇:天的后代(如皇帝的子孙)受到崇敬。
  • 登以封:登上高处以进行封赏。
  • 士马山嶪:士兵和马匹在高山上。
  • 灵响山答:灵山回应。
  • 长粹清:长久而纯净。
  • 舜四朝:指舜帝治理的四个朝代。
  • 莫之我京:没有人能与我京城相比。

典故解析:

  • 舜与禹:舜是古代贤君,禹是治水的英雄,表明历史上伟大的治国者。
  • 太元与太一:代表宇宙的根本和精华,象征着治国之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颋(约703年—约760年),唐代诗人,以其雄浑的气魄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常用诗歌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的时期,诗人借助朝觐的场合,表达对天子的赞美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通过描绘天子、士马、山川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凝聚力量、崇尚功绩的情感。诗的开头便指出天子的圣明,给人以强烈的敬仰之情,随后提到“登以封兮报以功”,不仅表现了对国家功臣的肯定,也传达了对升迁和荣耀的期待。

在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士马山嶪,戈矛山沓”生动地呈现出壮阔的气势,仿佛可以感受到战士们的英勇与豪迈,体现出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接下来的“天与人合”,则暗示了人与天地的和谐共存,表达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最后以“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结束,浓缩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未来的信心。诗人在表现对历史伟人的尊崇的同时,也为当下的国家前景做出了积极的展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子圣兮天孙崇:赞美天子的明智和其后代的崇高地位。
  • 登以封兮报以功:天子登基以封赏有功之臣。
  • 受命再惟皇代:接受天命,延续皇朝的统治。
  • 天之赉人所载:这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美好事物。
  • 士马山嶪:士兵和马匹在高山上,象征着强大的军队。
  • 戈矛山沓:戈和矛重叠,暗示战斗的激烈。
  • 祯符山杂:祯祥的符号交错在山间。
  • 灵响山答:灵山回应,表现出天地间的和谐。
  • 我铺衍兮长粹清:我在这片土地上延展,表达出一种永恒的清澈感。
  • 太元册兮太一精:宇宙的根本和精华,象征着治国之道。
  • 休光光我之庆成:光辉照耀着我的庆典,表明国运昌盛。
  • 舜四朝而禹万国:提到历史上的伟大治国者,赋予诗人对未来的希望。
  • 莫之我京:强调京城的独特和辉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士马山嶪,戈矛山沓”,“长粹清,太元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比喻:将人和天地、历史人物与国运相结合,寓意深远。
  • 拟人:如“灵响山答”赋予山灵以回应,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未来的信心,强调了天子及其后代的伟大,以及对功绩的尊重,体现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子:权威与荣耀的象征。
  • 士马:代表军队的英勇与力量。
  • :象征着自然的伟岸,体现出一种宏大的背景。
  • 光辉: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子”是指谁?
    A. 皇帝
    B. 大臣
    C. 士兵
    D. 平民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内容?
    A. 美丽的自然
    B. 对历史伟人的崇敬
    C. 描述战争
    D. 生活琐事

  3. “长粹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干净的水
    B. 纯净而悠长的美好
    C. 短暂的快乐
    D. 复杂的情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展现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但更侧重个人的感慨与抒情。
  • 《春望》:在描写国家破碎的背景下,流露出诗人的忧愁,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文读解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六拍 宫籍监 山中偶成 长溪道中和张自山韵 五拍 怀旧第一百六 出真州 用前韵留琴窗 钱新班弟 怀扬通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鼎路门 东方汇理与苏伊士银行 焦桐 反目成仇 斜拉桥 包含翩的词语有哪些 骨肉团圞 样结尾的成语 山陬海澨 鼠字旁的字 伏首帖耳 包含褐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亘古通今 聏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