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2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0:48
抛却薄书来,暂理丝纶事。
鲤鱼风起露莼香,渔唱里,诗成未。
一棹远红尘,即是桃源地。
世许烟波有钓徒,我欲剪,松江水。
放下薄薄的书籍,暂时处理一些丝织品的事情。
鲤鱼在风起时跃出水面,露水中飘散着莼菜的香气,渔歌中,不知我的诗是否已经完成。
一只小船驶离世俗的红尘,便是那桃源的地方。
世人常说在烟波中有垂钓的渔夫,而我却只想剪断,松江的水流。
作者介绍:杨玉衔,清代诗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早年勤奋读书,后致力于诗词创作,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以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态度密切相关。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诗人向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借助描绘松江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渴望。
《卜算子 为郑霁林太守题先德辅堂先生淞江泛艇图》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首联“抛却薄书来,暂理丝纶事”,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浮华生活的厌倦,渴望逃离尘世的束缚,转而投身于自然的怀抱。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鲤鱼风起露莼香”将自然的生动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中间的“渔唱里,诗成未”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也暗示了在宁静的环境中,诗意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最后两句“一棹远红尘,即是桃源地”,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渴望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桃源。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A. 描写繁忙的生活
B. 描绘自然的美好
C. 讨论政治问题
D. 讲述历史故事
“鲤鱼风起露莼香”中的“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鸟
D. 一种水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着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理想的生活
C. 农田的丰收
D. 繁忙的市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