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2:54
《卜算子 其三》
带露昨宵来,
听鼓明朝去。
不独卿怜我自怜,
付与檀槽诉。
命也不如人,
文采都成误。
卿作鸳鸯我作仙,
归结知何处。
昨夜带着露水而来,
明天听着鼓声就要离去。
不仅是你对我怜惜,我也在自怜,
只好把心事托付给檀槽诉说。
命运不如人愿,
文采也都成了误会。
你是鸳鸯,我是仙人,
最终归结到哪里去呢?
作者介绍:樊增祥(约1680-约1750),清代诗人,字天锡,号星舟,江苏人。樊增祥的诗风清新婉约,擅长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感受,其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与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无奈与孤独。
樊增祥的《卜算子 其三》以情感细腻著称,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带露昨宵来”,以清晨的露水引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随之而来的是“听鼓明朝去”,预示着离别与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不独卿怜我自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安慰,既渴求他人的关怀,又感到无奈。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命也不如人,文采都成误”中得以深化,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与命运并不如人,令人怅然若失。
最后两句“卿作鸳鸯我作仙,归结知何处”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鸳鸯象征着美好的人际关系,而诗人却如同孤独的仙人,难以找到归属与安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使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反映了个人在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脆弱与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带露昨宵来”意思是:
A. 昨夜的露水
B. 清晨的露水
C. 晚上的雨水
诗人感叹“命也不如人”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命运的不满
B. 对他人的羡慕
C. 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卿作鸳鸯我作仙”中,鸳鸯象征:
A. 友情
B. 爱情
C. 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