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5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59:21
卜算子 其六
作者: 郑文焯 〔清代〕
刻翠竹声寒,埽绿苔文细。
四壁花藏一寺山,香国闲中味。
对镜两蛾颦,想像西施醉。
欲唤鸱夷载拍浮,可解伤春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寒冷的翠竹声和精致的绿苔。寺庙四壁上开满鲜花,散发着香气,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对着镜子,看到自己微微皱眉,想起西施那醉人的样子。心中想要呼唤鸱夷(古代一种乐器)来伴奏,浮动的乐声也许能缓解我对春天的怅惘之情。
作者介绍:郑文焯(1645年-1710年),字子钟,号惺斋,清代诗人。其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们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与表达的时期,郑文焯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美的向往。
这首词以柔美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恬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细腻情感。开头两句通过“寒”和“细”两个字,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精致的氛围,仿佛可以听到竹声与看到绿苔的细腻。接着,作者通过描绘寺庙与花香,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镜而颦的意象,既反映出女性的美丽,也暗含了一种内心的忧愁与思念。最后,作者以“欲唤鸱夷载拍浮”结束,表达了对音乐的渴望,似乎希望借助乐声来解开心中的愁苦。整首词在意象上相辅相成,情感自然流露,给读者以深刻的共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施”是谁的象征?
“刻翠竹声寒”中的“寒”字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