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3:53
骎骎羽骑历城池,
帝女楼台向晚披。
雾洒旌旗云外出,
风回岩岫雨中移。
当轩半落天河水,
绕径全低月树枝。
箫鼓宸游陪宴日,
和鸣双凤喜来仪。
辉煌的羽骑在城池上奔腾,
帝女的楼台在夕阳中显得格外美丽。
雾气洒落在旌旗上,仿佛在云外飘荡,
风儿在岩石间穿梭,雨中轻轻移动。
当轩窗外,银河水流似乎半斜,
沿着小径,月光照在树枝上。
箫声和鼓声伴随着皇家的游宴,
双凤和鸣,喜庆的仪式如愿而至。
苏颋(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子羡,号云阳,曾任地方官,诗风清新俊逸,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和人情为主。
该诗作于唐代安乐公主山庄的宴会上,描绘了盛大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室的祝福。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是一首描绘盛大宴会场景的豪华诗作。开篇以“骎骎羽骑历城池”形象地描绘了骑兵的奔腾和威风,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帝女楼台向晚披”展现出宴会的主角——皇帝的女儿,暗示她的美丽与尊贵。在描写气候变化时,诗人用“雾洒旌旗云外出,风回岩岫雨中移”生动地表现出自然的神秘与变化,增添了诗的意境。
随后,诗人又通过“当轩半落天河水,绕径全低月树枝”的描写,展示出山庄周围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最后两句“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则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皇室宴会的祝福与喜庆的氛围。
整首诗用词考究,意象丰富,展现出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与审美追求。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盛大宴会的美好场景,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室的祝福,传达出欢庆的情感基调。
诗中“骎骎羽骑”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自然风光
B. 骑兵的奔腾
C. 美丽的楼台
“和鸣双凤”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和谐与吉祥
C. 自然变化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描述战争
B. 表达对皇室的祝福
C. 描绘自然景色
对比苏颋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但苏颋更注重宏伟的场景与热烈的气氛,而王维则更加细腻、静谧,注重内心的感受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