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史下·陶潜》

时间: 2025-08-13 15:05:37

诗句

谢瞻屋裹立篱墙,似水弘微粪也尝。

康乐始兴门户尽,聿修祖德独柴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5:05:37

原文展示:

谢瞻屋裹立篱墙,似水弘微粪也尝。康乐始兴门户尽,聿修祖德独柴桑。

白话文翻译:

谢瞻在屋里搭起了篱墙,像水一样的微风也曾吹过这里。康乐和始兴的门庭早已不复存在,唯独柴桑的祖德仍在修缮。

注释:

  • 谢瞻:指谢安和其子谢玄,都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代表了士人的理想生活。
  • 屋裹立篱墙:形容在屋内搭建篱笆墙,象征隐居生活。
  • 似水弘微:像水一样的微风,形容环境宁静、自然。
  • 康乐、始兴:指南朝时期的两个地方,因士人聚集而繁荣,但现在已不复存在。
  • 聿修祖德:指继续修缮祖先的德行,强调家族传统的重要性。
  • 柴桑:指陶渊明的故乡,象征隐逸的理想和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追求隐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涉及历史人物及其理想生活,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陶渊明及其生活的追忆,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士人风范的怀念。陶渊明代表了一种隐逸的理想,诗人在此借景抒怀,传达了对过往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隐逸文化的推崇。诗中通过谢瞻的篱墙,传达了一种宁静而自足的生活态度。诗人用“似水弘微”描写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和谐、安宁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世俗的喧嚣被隔绝。接着提到“康乐始兴”,则显示出历史的无情与变迁,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唯有柴桑的祖德依旧延续。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的珍视。同时,诗中所描绘的隐逸生活,象征着一种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社会的反思与批判。整首诗在情感上是沉郁而又充满思索的,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谢瞻屋裹立篱墙:描绘谢瞻隐居生活的场景,象征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似水弘微粪也尝:以自然风景渲染宁静的生活状态,微风轻拂,带来舒适的生活感受。
  • 康乐始兴门户尽:对于历史的追忆,显示出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历史的遗忘。
  • 聿修祖德独柴桑:强调继续传承祖辈的美德,柴桑作为陶渊明的故乡,象征着理想的田园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比作宁静的水,形成生动的意象。
  • 对仗:诗中各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柴桑象征着理想与回归自然的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忆历史人物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对家族传统及个人理想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篱墙:象征隐逸与自给自足的生活。
  • 微风:代表自然的宁静与舒适。
  • 祖德:象征家族传统与文化的延续。
  • 柴桑:隐喻陶渊明的理想田园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隐逸人物是谁?

    • A. 陶渊明
    • B. 王维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康乐始兴”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曾经繁华的地方
    • C. 一种饮食
    • D. 一种植物
  3.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对爱情的追忆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与陈普的《咏史下·陶潜》都有隐逸的主题,但陶渊明更强调与自然的融合,而陈普则更多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许多宋代诗人的作品,适合研究陈普及同时期的诗歌。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深入分析与解读,帮助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临江仙·风水洞作 点绛唇·闲倚胡床 南乡子·自述 黠鼠赋 减字木兰花·花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永遇乐·长忆别时 浣溪沙·覆块青青麦未苏 浪淘沙·探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满腔怒火 飘眇 齐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指雁为羹 一字旁的字 箕帚之使 首字旁的字 郁林孙 协心 款款轻轻 远引深潜 凤泊鸾飘 包含促的词语有哪些 悬纳 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