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10:03
咏史下·司马温公
作者: 陈普 〔宋代〕
步趋坐立若山河,盛德华夷共咏歌。
议论偏颇真可怪,阿瞒高帝彧萧何。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人物的风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慨。诗中提到的“步趋坐立若山河”,形象地说出人物的气度与庄重;“盛德华夷共咏歌”则强调了他们的德行被华夏及夷族共赞颂。接着,诗人指出在历史议论中存在偏见,“阿瞒(曹操)”与“高帝(刘邦)”的形象被曲解,显现出对历史评价的误读和对公正历史的渴望。
这首诗在笔法上简练而精致,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步趋坐立若山河”生动形象地传达出司马温公的稳重与威严,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庄严感。而“盛德华夷共咏歌”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人物的德行得到广泛的认可与赞美,加深了诗的情感厚度。接下来的“议论偏颇真可怪”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表现出对历史评价的不满与对真相的追求。最后提到的阿瞒与高帝,是历史上权力斗争的代表,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被误解的惋惜,反映出一种对历史公正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更引发读者对历史评价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历史人物的评价与误解,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与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对后人评价历史的警示。
诗词测试:
诗中“步趋坐立”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a. 轻松自在
b. 稳重庄严
c. 活泼灵动
“盛德华夷共咏歌”中提到的“华夷”指的是?
a. 中华民族与夷族
b. 只指中华民族
c. 只指夷族
诗中提到的“阿瞒”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司马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