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7:44
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
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
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
恍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
得宿命通弁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
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
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
赎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
炀皇世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渚宫听众逾五千。
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
遂著《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师因东还遂初志。
半山忽与沙门颠,俄倾逡巡偡韬秘。
止观大师名法源,亲事左溪弘度门。
二威灌顶诵师言,同禀思文龙树尊。
荆溪妙乐间生孙,广述祖教补乾坤。
写照随形殊好存,源公瞻礼必益敦。
俾余赞述斯讨论,庶几亿载垂后昆。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7:44
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
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
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
恍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
得宿命通弁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
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
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
赎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
炀皇世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渚宫听众逾五千。
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
遂著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师因东还遂初志。
半山忽与沙门颠,俄倾逡巡偡韬秘。
止观大师名法源,亲事左溪弘度门。
二威灌顶诵师言,同禀思文龙树尊。
荆溪妙乐间生孙,广述祖教补乾坤。
写照随形殊好存,源公瞻礼必益敦。
俾余赞述斯讨论,庶几亿载垂后昆。
天台大师的姓氏是陈,他的名字叫智顗,是一个华丽的容颜的人。隋朝的炀皇帝崇尚明理,因此给予他“智者”的称号,表示尊敬。大师最初常常孕育出灵异的事情,彩色的烟雾在空中飘浮,光辉照耀邻里。大师的容貌如同尧舜,智慧和仁慈让人感到春天的温暖,禅理和悲智严于律己。在长沙的佛前发下宏大的誓言,定光菩萨向他示现了隐秘的契约。仿佛是登山到海的边际,向上指向伽蓝,体现了他的一生。东去拜访了大苏求得真理,智者与灵鹫共同聆听法偈。获得了宿命通,畅通无阻,旋转着陀罗尼,进入华三昧的境界。常居在西方却在东面讲化,八年间在瓦官传扬玄妙的风。详细阐述智度,培养禅宗的蒙昧,梁朝和陈朝的老德皆仰望崇拜。于是进入天台的华顶,看到定光菩萨的符咒如同梦境。降伏魔障,制敌为法的雄者,胡僧开道,精通感应。还有圣贤留下秘旨,国泰民安时名寺林立。在鱼梁赎得五百里河流,放生讲述流水的故事。后主在洞庭湖请求为菩萨戒弟子。炀皇在临江岸镇守,金城会谈求制止纷争。香火事了,便西旋,渚宫的听众超过五千人。建立了名为玉泉的精舍,横亘万里的法缘皆由此得。炀皇请回法船,非禅非智求弘扬的教义。因此著有净名精义的传承,使得徐柳参悟其中的玄妙。皇帝自西而去,迁移到魏朝,师父因而东归,遂归于初志。半山时常与沙门相遇,偶尔倾斜,逡巡探寻秘法。止观大师名法源,亲近左溪弘扬度门。二威灌顶,诵读师父的话,皆同样承载思文龙树的尊严。荆溪的妙乐中生出孙辈,广泛地述说祖教以补天地。写照随形,殊好存留,源公的瞻礼必定能够受益。希望我能赞述这些讨论,愿意让亿万年后的人都能传承下去。
作者介绍: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和诗人,以其书法作品闻名于世,尤其是《多宝塔碑》。他在政治上曾任多个重要官职,因其正直与忠诚受到后世的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了赞美智者大师而作,表达了对其智慧和德行的敬仰。智者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杰出的高僧之一,他的教义和修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天台智者大师画赞》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赞美之情的诗作,诗中展现了智者大师的不凡经历与修行成就。颜真卿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大师的智慧与德行,诗句中蕴含着对佛教哲学深刻的理解与阐述。诗的开篇首先介绍了智者大师的姓氏和名号,接着通过对其生平的回顾,展现出大师从隐居到弘法的历程,表现了其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多次提到“彩烟”“尧眉舜目”等,借助这些美好的意象,深化了智者大师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其的赞美。同时,“定光菩萨”“陀罗尼”等佛教用语的运用,体现了诗人与佛教的紧密联系,展现了其对宗教信仰的虔诚。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赞美的作品,更是一种对精神领袖的崇敬与追随,体现了唐代文化中对智慧与德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智者大师的智慧与德行,体现了对佛教信仰的崇敬,同时表达了对高僧的赞美与追随,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智者大师的俗姓是什么?
A. 张
B. 陈
C. 李
D. 王
隋炀皇帝给予智者大师什么称号?
A. 大师
B. 智者
C. 高僧
D. 圣人
填空题:
判断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