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7:12
楷正而端方,维颜之长。
轩昂而自善,维米之体。
多嗜而博爱,故能有其态。
略迹而取神,故不没其真。
是曰唐放生之碑。
作者书之,能者摹之。
江阴之王,畀我储之。
五御既调,又日驱之。
於虖后生,谁能如之。
这首诗赞美了颜真卿的书法,称其楷书笔划端正、形态严谨,体现了颜真卿的高尚品格;同时赞美米元章的书法风格,形容其具有气宇轩昂的气质和善于变化的特征。诗中提到,书法家因为对书法的热爱和广泛的包容,才能展现出独特的书法风格;因为能够抓住书法的神韵,所以不失真。诗中称这块碑是唐代放生池的碑,作者能书写它的人,正是具备能力的书法家。江阴的王氏将其珍藏,五位皇帝的调和与日月的更替,都在这幅作品中得以体现。对于后来的人来说,谁能与之相比呢?
作者介绍: 岳珂(约1086年-约1150年),字仲明,号静斋,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岳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书法技巧而闻名,尤其擅长楷书和行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岳珂对颜真卿及米元章书法的欣赏与研究之时,旨在通过对这两位书法家的赞美,传达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与向往。诗中提到的放生池碑,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这首诗通过对颜真卿与米元章书法风格的对比,展现了两位书法家的个性与艺术魅力。诗中描绘了颜真卿的书法端庄、严谨,体现出其高贵的品德;而米元章的书法则更显气势磅礴、变化多端,反映出其博大的胸怀和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两者各具特色,且均能在书法中抓住神韵,传递出真情实感。
诗中“略迹而取神,故不没其真”的表述,强调了书法创作中形与神的统一,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艺术的深刻思考。诗的最后,提出了对后生的期待,感叹在书法艺术领域中,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人实在不多,体现了对后世书法发展的殷切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书法艺术的赞美与传承,表达了对书法家人格魅力的崇敬,同时也对后世书法发展的期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楷正而端方”指的是哪个书法家的风格?
“略迹而取神”强调了书法创作的哪一要素?
诗中提到的“唐放生之碑”是由谁书写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