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8:25
原文展示:
范蜀公挽诗 李廌 〔宋代〕
蚤岁青云近,英声四海驰。 能怀天下宝,独让月中枝。 既已登龙坂,咸观入凤池。 如何老清禁,偃蹇卧明时。
白话文翻译:
早年便接近青云,英名传遍四方。 胸怀天下珍宝,独自让位于月亮之枝。 既然已经登上龙坡,都能观看到进入凤凰池的景象。 为何在清静的禁地,却在光明时代卧病不起。
注释:
诗词背景:
李廌是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仕途的向往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这首《范蜀公挽诗》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位名叫范蜀公的人物而作,诗中表达了对范蜀公早年显达、晚年不得志的同情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范蜀公一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从显达到困顿的悲剧人物形象。首两句赞扬了范蜀公早年的显赫名声和远大志向,中间两句描绘了他仕途的高峰和朝廷的荣耀。最后两句则转折,表达了对他晚年困顿的同情和时代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范蜀公一生的回顾,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范蜀公一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范蜀公晚年困顿的同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蚤岁青云近”中的“青云”比喻什么? A. 高位 B. 低谷 C. 平凡 D. 困境
诗中“独让月中枝”中的“月中枝”比喻什么? A. 高洁 B. 低俗 C. 平凡 D. 困境
诗中“既已登龙坂”中的“龙坂”比喻什么? A. 升官 B. 降职 C. 平凡 D. 困境
诗中“咸观入凤池”中的“凤池”比喻什么? A. 朝廷 B. 民间 C. 平凡 D. 困境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