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1:11
暮冬旅宿寄赵秀才
作者: 释智仁
旅宿荒凉甚,幽怀可自宽。
风窗灯易灭,雪屋夜增寒。
空迥鸿声急,更馀旅梦残。
却思君旧隐,欲到恨飞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客居于荒凉的旅馆,心中感到孤寂却又能自我宽慰。窗外狂风呼啸,灯光摇曳不定,屋内因大雪而更加寒冷。孤独的鸿雁叫声急促而过,自己梦中的旅途也似乎已无多余的余韵。此时,诗人思念起旧日的朋友,心中暗自感到到达朋友身边的难以实现。
作者介绍:释智仁,宋代僧人,诗人,精通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常在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哲思与情感。其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冬季的夜晚,诗人因缘故而暂住于一处偏远的旅馆,因而对友人产生了深切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孤独感。
《暮冬旅宿寄赵秀才》通过对冬季旅宿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两句“旅宿荒凉甚,幽怀可自宽”即勾勒出一个冷清的环境,诗人虽身处荒凉之地,但却试图通过自我宽慰来调节心境。接下来的“风窗灯易灭,雪屋夜增寒”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感,描绘了一个寒风刺骨、灯光摇曳的夜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诗中的“空迥鸿声急”以鸿雁的叫声引入,象征着远方的孤独与急切,更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引发。而最后两句“却思君旧隐,欲到恨飞难”则直接表露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见面的渴望,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现实的无奈。这首诗在情感表现上真挚而细腻,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冬夜旅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际间深厚的情感和生活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鸿声”象征什么?
“风窗灯易灭”中“灯”代表了什么?
诗人对朋友的思念是通过什么表达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释智仁的《暮冬旅宿寄赵秀才》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之情,但李白的作品更多体现了对酒的寄情和对人生的思考,而释智仁则更注重环境对内心情感的影响,展现出一种更为细腻的情感体验。